病曆摘要
主訴、現病史 患者女性,17歲,因發熱1個多月,於2013年5月21日入住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
患者1個多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午後為著,發病時最高體溫達39.2℃,伴有畏寒、頭痛,就診於外院,給予退熱、抗病毒、抗菌等治療無效。5月16日患者曾就診於我院感染科,診斷為感染性心內膜炎。給予頭孢美唑鈉(2g,3次/天)和阿米卡星(0.4g,1次/天)靜脈滴注,用藥至本次入院,熱峰較前下降,最高體溫為37.7℃。
既往史 患者有先天性室間隔缺損、主動脈右冠狀瓣脫垂,曾行室間隔缺損修補和主動脈瓣成形術。餘無特殊記錄。
入院體格檢查 體溫37.1℃,脈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10/56mmHg。主動脈瓣及二尖瓣聽診區可聞及收縮期2/6雜音。餘未見異常。
輔助檢查 用藥第6天實驗室檢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23.4×109/L,中性粒細胞0.92,中性粒細胞絕對值21.6×109/L,紅細胞計數4.2×1012/L,血小板計數200×109/L。兩次血培養檢出苯唑西林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超聲心動圖示主動脈瓣可疑贅生物。
入院診斷 感染性心內膜炎。
治療經過 入院後繼續靜脈滴注頭孢美唑鈉(擬定療程6周)和阿米卡星(擬定療程2周),劑量同前。患者體溫波動於36.0~37.1℃。用藥第13天複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6.6×109/L,中性粒細胞0.70,中性粒細胞絕對值4.6×109/L。用藥2周時,停用阿米卡星,繼續靜脈滴注頭孢美唑鈉。用藥第17天複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5.6×109/L,中性粒細胞0.73,中性粒細胞絕對值4.1×109/L。用藥第28天複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2.6×109/L,中性粒細胞0.37,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0×109/L。因白細胞和粒細胞計數下降,行骨髓塗片檢查,結果示EB病毒、巨細胞病毒DNA均陰性。考慮白細胞和粒細胞減少係頭孢美唑鈉所致不良反應,遂停用該藥,更換為萬古黴素粉針0.5g,每8h靜脈滴注1次。更換藥物後第7天複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6.1×109/L,中性粒細胞0.60,中性粒細胞絕對值3.7×109/L。患者於7月4日出院,出院時體溫正常,生命體征平穩。出院後1周複診,一般情況可,無發熱等不適,主動脈瓣聽診區仍可聞及2/6雙期雜音,血常規、紅細胞沉降率、超敏C反應蛋白均正常。
討論和病例提示
本例患者入院時外周血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均明顯增高。入院後繼續入院前6天的治療方案,給予頭孢美唑鈉和阿米卡星靜脈滴注,用藥14天後停用阿米卡星,複查血常規正常。繼續靜脈滴注頭孢美唑鈉14天,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明顯下降。骨髓塗片檢查排除病毒感染。停用頭孢美唑鈉,更換為萬古黴素繼續抗感染治療,7天後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恢複正常。考慮患者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為頭孢美唑鈉所致。
頭孢美唑係第2代頭黴素類半合成抗生素,通過抑製增殖期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發揮殺菌作用,且對β內酰胺酶耐受性高。抗菌譜包括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及厭氧菌,對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大腸杆菌、脆弱擬杆菌、吲哚陰性和陽性變形杆菌等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已有該藥致白細胞、粒細胞減少的報道。頭孢美唑致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機製尚不明確,可能與免疫反應致白細胞破環有關。
本例提示對應用頭孢美唑鈉的患者應進行血常規監測。如果出現異常,應立即停藥,更換其他抗菌藥物,必要時可采用升白細胞等對症治療。
(本版病例全文詳見《藥物不良反應雜誌》2014年第5期)
臨床用藥欄目與《藥物不良反應雜誌》合作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