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監總局8月15日發布的報告指出,2011年,全國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347728起,死亡75572人,同比減少16447起、4079人,分別下降4.5%和5.1%。其中道路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均居第一位,分別占60.6%和82.6%。
道路交通事故是常見的路中災難。大家在出行的同時,也要注意自我的保護。萬一出了交通事故,采取什麼樣的方法進行自我保護,每個駕駛員和乘車人都必須掌握。交通事故現場急救常識有哪些?今天就對大家講幾點應對交通事故的現場注意事項:
1、現場人員在現場最重要的原則——對事故現場的安全性做出評估。就是說,既要要保障現場傷員,也要保障施救者及其他相關人員的安全。因為往往在大家專心搶救傷員,會忽視對周圍環境的注意,這樣就為二次事故埋下了隱患。
2、發生事故時,現場人員不可驚慌,要快速為傷者進行一些基本急救處理。當警方未趕到時,首先要建立警告標誌向其他車輛發出警告,同時關掉車輛引擎,拉緊手刹,打開危險警示燈。然後迅速報警。
3、當有傷員滯留於車內時,對於非專業人士,如果不是情況危急,不要試圖將傷員搬出車外。首先檢查傷員的清醒程度,是否失去知覺,是否有心跳和呼吸,有無大出血,有無明顯的骨折。如果心跳和呼吸都停止了,應該馬上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按壓;如果傷員已發生昏迷,這時可先鬆開他們的頸、胸、腰部的貼身衣服,清除口鼻中的嘔吐物、血液、汙物等,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免引起窒息。
4、如果有外傷出血,要選擇最快和最有效的手指按壓止血的方法。頭部外傷在所有交通意外傷害占到了50%-70%,受傷位置多發生於頭頂及兩側,且極易損傷血管,危及生命。當出現顱腦外傷時,傷員大多會血流不止,不及時處理,輕則導致失血性休克,重則將危及傷者生命。還可用幹淨的手帕、毛巾等敷料在傷口上直接壓迫止血;
5、如果發生開放性骨折導致的嚴重畸形是易於發現的,但是由於穿著衣服有時難以發現,所以不應急於搬動傷員,以免骨折斷端移位,損傷血管和神經。如病人發生昏迷,應考慮有顱內損傷情況。
6、移動傷員時,一定要注意保護脊椎,避免傷及脊髓和神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為傷員做頸椎固定,因為交通意外最常見的傷害就是Whiplash(摔鞭效應)。指的是傷員在車輛碰撞時,因反作用力而造成頸部前後大幅度的擺動,造成損傷。
7、對一般的傷員,可根據不同的傷情予以處理,讓他們采取各自認為恰當的體位,耐心地等待專業人員的處理。
8、交通意外現場如涉及化學物品,應等待消防人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