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社會老齡化的日益加劇,我國的慢性病患者數量劇增。各種慢性病都可引起多種並發症,造成多髒器損傷,嚴重威脅居民健康。最新研究顯示,我國的慢性腎髒病患病率達10.8%,故該病危害應引起更多重視。而一些常見的慢性病(如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均可引起腎髒損害,因此,本期特別推出“繼發性腎病”專題,著重介紹糖尿病腎病、高血壓性腎損害和狼瘡腎炎的基本診治方法。
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約40%的患者會出現腎損害。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常見而難治的慢性並發症,若得不到規範診治,隨著病程延長,終將導致腎功能衰竭。在歐美國家,DN是終末期腎病(ESRD)的首要病因。在我國, 15%的ESRD由DN引起,僅次於腎小球腎炎。隨著2型糖尿病發病率不斷增加,DN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繼發性腎病之一。
病因和病理改變
糖尿病可通過不同途徑損害腎髒,發生不同的病理改變(圖1~3)。這些損害包括與代謝異常有關的腎小球硬化症、小動脈性腎硬化、與感染有關的腎盂腎炎和與缺血有關的腎乳頭壞死,但其中僅腎小球硬化症與糖尿病直接相關,被稱為DN。
病因 DN的發生及發展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糖代謝紊亂、腎髒血流動力學改變、多種細胞因子及遺傳背景均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腎小球內高濾過是導致患者腎髒功能與形態學發生改變的基礎。
病理改變 DN屬於糖尿病微血管合並症,其病理改變包括結節性腎小球硬化型病變(特異性高)、彌漫性腎小球硬化型病變(最常見,特異性低)和滲出性病變(特異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