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項研究表明,雙上肢收縮壓差≥10 mmHg或≥15 mmHg有助於判斷患者是否須進一步進行血管評估,其中,≥15 mmHg可能成為評估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的有效指標。研究1月30日在線發表於《柳葉刀》(Lancet)雜誌。
在5 項利用血管造影術的有創研究中,鎖骨下動脈狹窄患者(阻塞程度>50%)雙上肢收縮壓的平均差為36.9 mmHg,且雙上肢收縮壓差(≥10mmHg)與鎖骨下動脈狹窄呈強相關。無創研究表明,雙上肢收縮壓差≥15 mmHg與周圍血管病(9項隊列研究,RR=2.5;敏感性為15%,特異性為96%)、腦血管病(5項隊列研究,RR=1.6;敏感性為8%,特異性為93%)、心血管病死亡率[4 項隊列研究,風險比(HR)=1.7]以及全因死亡率(HR=1.6)均相關。雙上肢收縮壓差≥10 mmHg則與周圍血管病(5項研究,RR=2.4;敏感性為32%,特異性為91%)相關。
■同期述評
英國劍橋大學 麥克馬納斯(McManus)及曼特(Mant) 英國及國際高血壓指南推薦測量雙側上肢血壓,以減少測量誤差。歐洲高血壓學會和歐洲心髒病學會也提出雙上肢血壓差可作為周圍血管疾病的標誌。然而,如何檢測該血壓差、使用何種測量方法以及檢測到血壓差後該如何處理仍不清楚。
與使用兩個血壓計或專門儀器同時測量相比,連續測量雙上肢血壓發生血壓差的概率較前兩者高2倍多。有數據提示,後者顯著的差異主要由“白大衣效應”導致。
在本薈萃分析中,並非所有研究都使用同時測量血壓的方法。此外,研究中納入了許多橫斷麵交叉研究,因此還不能確定雙上肢收縮壓差對疾病的預示作用或作為已有疾病的標記作用等。
本研究還提示,雙上肢動脈血壓差(≥15 mmHg)與外周血管疾病相關的特異性高(96%),表明這一測量方法可作為外周血管病發生風險的標誌;但在周圍血管病的篩查試驗中,測量該血壓差的敏感性較低(15%),而僅測量單側上肢血壓又會導致漏診部分高血壓患者。此外,也尚有待研究去闡明若雙上肢血壓差較高,是否應進行積極的心血管危險因素管理。
■專家點評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心血管科 唐海沁教授 本研究是通過檢索Medline等5個數據庫,得到2011年7月前發表的28項關於雙上肢收縮壓差的研究(包括鎖骨下動脈狹窄、外周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或生存率的數據),並用隨機效應薈萃分析評估雙上肢收縮壓差與各種疾病間的相關性,所得結論尚待大型隨機對照試驗驗證。
正常人左、右上肢動脈血壓存在差別,2010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明確指出檢測血壓以高的一側為準。如差別較大,則鎖骨下動脈狹窄的可能性較大,但也可能為大動脈炎,但與腦動脈硬化有關等推論就顯得牽強了。
這類未定論的文章對基層全科醫生的意義有限,全科醫生了解兩上肢動脈有差別,測血壓以高的一側為準即可,進一步的探討性問題可能使基層醫生對這個知識點模糊,因為實用、可行的檢查方法和指標更有助於基層全科醫生開展臨床實踐。我們提倡基層的全科醫生了解踝臂指數、頸-股動脈脈搏波速度等在基層可開展的無創檢查及指標,這也是2010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提出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