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髒病的危險因素及預防

作者: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鍾一紅 丁小強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12-19

  慢性腎髒疾病CKD)是潛伏在人們生活中的隱形殺手,一旦出現腎髒損傷,很難逆轉。但一直以來,該病都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隨著高血壓、糖尿病的高發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現該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日益加劇。在發達國家,普通人群中約6.5%~10%的人患不同程度的腎髒疾病。在≥70歲的高血壓患者中,高達30%合並≥3期的CKD。中國目前雖尚無詳實的CKD流行病學數據,但初步研究結果顯示,≥40歲人群CKD的患病率已達8%~9%。因此,本期特別推出CKD專題,通過介紹CKD的預防、慢性腎炎患者的管理和藥物性腎損傷,幫助全科醫生學習在基層醫療機構中可應對的關於CKD的問題。

  概念、病因及分期

  2005年,國際腎髒病學會為提高腎病患者的整體預後,提出CKD的定義:①腎髒損傷(腎髒結構或功能異常)≥3個月,伴或不伴有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腎髒病理學檢查異常或腎髒損傷(血尿成分或影像學檢查異常);②GFR≤60 ml/(min·1.73m2),有或無腎髒損傷。

  臨床上,該病分為5期(圖1)。

 inserted image

圖1 慢性腎髒病分期

1 2 3

關鍵字:慢性腎髒疾病,CKD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