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 | 我國空軍軍醫大學:別小看了腸內營養,它能關係中風預後!

作者:Dr. Apathy 來源:MedSci 日期:22-12-03

        早期的腸道營養對於預防重症腦卒中患者的營養不良和改善預後至關重要,但以往的試驗在最佳營養策略方麵提供了相互矛盾的結果。為了比較三種腸內喂養策略對重症腦卒中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來自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的專家開展了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Lancet Neurology雜誌上。

        重症腦卒中早期腸內營養優化研究(OPENS)是一項多中心、研究者發起的前瞻性、開放標簽、隨機對照試驗,在中國西部的16家三甲醫院和區級綜合醫院進行盲法評估。

        急性嚴重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風(入院時GCS≤12分或NIHSS≥11分)的成人患者,預計將接受7天以上的腸內營養,被隨機分配(1:1:1)通過集中的網絡隨機係統分配到全腸內營養(估計熱量需求的70-100%)、改良全額腸內營養(全額腸內營養加促動劑)或低熱量腸內營養(估計熱量需求的40-60%)。

        指定的營養在入組後24小時內開始,並持續7天。主要療效結果是參與者在第90天時結果不佳(改良的Rankin量表評分mRS≥3分)的比例,預先指定的主要安全結果是第90天的死亡率。

        2017-2020年期間,321名患者被隨機分配(每組107人),315名患者(175名[56%]男性,中位年齡71歲,IQR 60-78)被納入最終分析。因為在死亡率方麵發現了組間的顯著差異,該研究於2020年9月23日提前終止。

        90天後,參與者中出現不良結果的比例並無差異(改良型全額腸內營養86/105[82%]vs全額腸內營養85/106[80%],OR=0.87,95%CI 0.41-1.86;低熱量腸內營養76/104 [73%] vs全額腸內營養OR=0.61,0.30-1.27;低熱量腸內營養vs改良型全額腸內營養OR=0.70,0.34-1.46)。

        進一步分析顯示,低熱量腸內營養的90天死亡率明顯高於改良型全額腸內營養,風險增加近2倍(35/104[34%] vs 18/105[17%],OR=2.89,95%CI 1.46-5.72),而低熱量腸內營養和全額腸內營養之間的差異並不明顯(24/106[23%];OR=1.92,95%CI 1.00-3.69),改良型全額腸內營養和全額腸內營養之間的差異也不明顯(OR=0.61,0.29-1.28)。

        由此可見,在嚴重中風的早期階段,與全額腸內營養相比,改良的全額腸內營養或低熱量腸內營養在90天內並沒有明顯減少不良後果的風險。與改良型全額腸內營養相比,低熱量腸內營養可能與死亡率的增加有關。

        參考文獻: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ree enteral feeding strategie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troke in China (OPENS):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randomised, open-label, blinded-endpoint trial. 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22)00010-2

關鍵字:腸內營養,NIHSS評分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