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學吳階平泌尿外科中心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友誼醫院泌尿外科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論文,旨在調查北京地區50歲及以上男性夜尿患病現狀及其與年齡、下尿路症狀及膀胱過度活動症(OAB)的相關性。研究指出社區中老年男性夜尿的患病率很高,嚴重影響中老年患者生活質量,是一種常見但未被充分認識的疾病。中老年男性夜尿患病率隨年齡增長逐漸增加。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6卷14期的《中華臨床醫師雜誌》上。
采用分層多階段整群不等比例隨機抽樣方法選擇年齡≥50歲男性作為研究對象。下尿路症狀的評估包括國際前列腺症狀評分(IPSS)、生活質量(QOL)評分、腹部超聲前列腺體積、殘餘尿量測定和最大尿流率測定。夜尿定義為夜間睡眠過程中≥2次排尿。
共調查社區中老年男性人群1656人,符合本研究要求的共計1639人。年齡50~89歲,平均(64±10)歲。夜尿的患病率為66.4%(1089/1639)。夜尿的患病率與社區中老年男性的年齡、IPSS評分、QOL評分、殘餘尿量以及最大尿流率均具有顯著相關性(P<0.01)。對年齡以及IPSS評分的分層研究發現,夜尿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以及下尿路症狀的加重明顯升高(P<0.01)。夜尿人群中OAB患病率顯著高於非夜尿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