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有賴床的習慣,就算前一天設定將近10個鬧鍾,每隔幾分鍾就響一次,還是敵不過「再睡5分鍾」的想法,最後不小心就遲到,和全勤獎金擦身而過。然而,美國哈佛大學一份研究指出,賴床賴得越久、按下鬧鍾「停止鍵」的次數越多,反而會讓你越來越來累。
專門報道醫學知識的媒體《睡眠診所》(Sleep Clinic Service)於14日刊登哈佛醫學院教授巴克斯頓(Buxton)的研究。這份報告中指出,持續按下鬧鍾的停止鍵對消除疲勞會產生負麵影響。
巴克斯頓的研究團隊說明,按下鬧鍾的停止鍵又繼續睡的話,再次醒來後的7分鍾內會感覺到「覺醒狀態」,伴隨著心跳數及血壓增高,植物神經也會受到刺激,進入移動及準備的狀態,但實際上並不會使體力恢複,反而會造成慢性疲勞。
因為當下定決心要繼續睡的瞬間,腦中就會分泌促進睡眠的激素「腺苷」(Adenosine),讓大腦持續處在困倦的狀態,產生1至2分鍾的「睡眠慣性」,短則1至30分鍾,長則可能達到2小時,反覆按下鬧鍾停止鍵的期間越長,睡眠慣性就持續越久。
此外,人在一段正常的睡眠中,必定會經曆深淺眠的轉換,從準備入睡到淺層睡眠、深層睡眠,再從深層睡眠逐漸回到淺眠階段,這樣的循環大約每90分鍾一次。但若不停被鬧鍾打斷,睡眠周期也會被打亂,就算賴床很久,也不會有紓解疲勞的效果,反而會更沒精神。
研究團隊建議,比起設很多個鬧鍾,每天提早一點入睡,早上聽到第一個鬧鍾就起床,才是對身體較好的方式;另外,因為平日睡眠不足,周末就睡到天昏地暗也不是個好方法,不如每天多睡1至2小時,才能有效紓解疲勞。
對此,許多深受困擾的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我的鬧鍾每隔5分鍾響一次,而且持續2小時,問題是最後一個鬧鍾響完我還是起不來」、「我連鬧鍾都聽不到,怎麼可能按掉鬧鍾」、「今天才因為這樣被爸爸罵,他說鬧鍾是用來叫我起床,不是要讓我繼續睡的」、「原來這就是我這麼累的原因」、「如果可以一次就起床,我早就這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