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心血管影像技術相比,超聲評價心髒結構和功能具有無創、快速、實時、費用低等優點,尤其血流動力學評估更是優勢明顯,但超聲檢查具有主觀性大,一致性差等缺點。
超聲心動圖可測量眾多參數,對患者的臨床診斷和疾病管理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但超聲心動圖的準確性強烈依賴於心內膜邊界是否正確識別、儀器條件是否正確設置、測量方法是否正確選擇等因素。
心髒超聲評估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麵:腔室大小、室壁厚度和運動、瓣膜形態和活動、左室收縮功能和舒張功能、右室功能以及肺動脈壓力。從臨床醫師的角度來看,可從結構評估和功能評估兩部分來解讀超聲心動圖報告單。
第一、心髒腔室大小
腔室測量可以應用M型測量,也可應用二維超聲測量。心腔大小判斷前後出現差異可見於測量方法不統一造成的誤差,或判斷標準的不統一。要重視患者的個體差異,要看左右心和心房心室的比例,要找到判斷的依據。腔室擴大可見於容量負荷或壓力負荷過重。
腔室擴大常見原因分析:
左房擴大,可見於高血壓、二尖瓣狹窄、二尖瓣關閉不全;
雙房擴大,多見於房顫、縮窄性心包炎;
左室擴大,多見於VSD、PDA、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右心擴大,多見於ASD、肺動脈栓塞等。
臨床工作中一定要考慮腔室擴大的程度是否與患者病變程度相匹配:比如:如果患者存在二尖瓣狹窄,那麼左房擴大程度和二尖瓣狹窄程度是否匹配?如果患者是室間隔缺損(VSD)或動脈導管未閉(PDA),那麼左室擴大程度和VSD或PDA的大小是否匹配?如果患者診斷房間隔缺損(ASD),那麼右心擴大程度、肺動脈壓力是否和ASD的大小是否匹配呢?這些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一旦有疑問那就要尋找原因,找出正確的診斷。
第二、室壁厚度
室壁厚度的正常值和增厚程度判斷標準如下:
女性6~9mm;男性6~10mm
女性:10~12mm輕度;13~15mm中度;>15mm重度
男性:11~13mm輕度;14~16mm中度;>16mm重度
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在臨床一定要考慮到個體差異;不但考慮男性和女性的差異,還要考慮到即使都是正常人不同體表麵積的人室壁厚度也是不一樣的。
另外室壁增厚的最常見原因是高血壓,而且室壁厚度和血壓增高程度以及病程呈正相關;一旦室壁厚度和血壓增高程度不相符一定考慮到引起室壁增厚的其他原因。例如非高血壓引起的對稱性室壁增厚一定要考慮到主動脈瓣狹窄、升主動脈或降主動脈縮窄等可能。
對於非對稱肥厚(室間隔/左室後壁>1.3)但沒有高血壓的患者應該考慮肥厚型心肌病(HCM),如果ECG胸前導聯持續T波倒置一定要警惕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而這種患者經常會被超聲專業醫師漏診。
但超聲發現室壁增厚但患者血壓低,該如何解釋呢?
患者既往無高血壓病史,BP107/79mmHg,室壁對稱性增厚,厚度16mm。
第三、超聲評估心髒瓣膜
超聲可通過二維超聲、定量多普勒測量和CDFI等多種方法來定性或定量瓣膜的狹窄和或關閉不全。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評價瓣膜疾病的影像學方法,而且準確性很高,參考價值較大。
雖然瓣膜狹窄和反流程度有判斷標準,但由於一些患者超聲圖像質量較差,或超聲測量瓣膜麵積或瓣膜反流程度時的人為誤差,經常出現同一患者不同時間的超聲報告單中瓣膜狹窄程度或反流程度描述出入較大。臨床中我們可結合腔室大小來評估瓣膜病變程度判斷的準確性。
第四、超聲測量左室射血分數(LVEF)
國內最常用的超聲測量LVEF方法是M型超聲的Teichholz 方法測量左室容積和LVEF,假設左室為橢圓球形,左室長徑為短徑2倍。但左室形態異常,或存在左室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的患者誤差較大,單平麵或雙平麵的辛普森(Simpson)法會更為準確,但存在費時或心內膜辨識困難時誤差較大的問題,這時我們可通過聲學造影劑增強心內膜邊界,準確測量左心室容積和LVEF。
LVEF正常值範圍一般53%~75%,LVEF減低多見於左室壁運動幅度減低(包括擴張性心肌病的室壁普遍性減低和冠心病的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但LVEF正常並不等同心髒功能正常,或沒有心力衰竭。例如對於重度瓣膜功能異常的患者,LVEF正常但患者會存在明顯的心衰症狀。
應用聲學造影劑可明顯改善心內膜邊界識別,準確測量心衰容積和LVEF
第五、超聲測量肺動脈壓力
超聲可以通過三尖瓣反流或肺動脈瓣反流測量肺動脈壓力,ASE認為三尖瓣反流速度大於2.8或2.9m/s,相應肺動脈收縮壓約36mmHg,提示肺動脈壓力增高。如果三尖瓣反流速度大於3.4m/s則肺動脈高壓的可能性很大。臨床中最常用的肺動脈收縮壓測量公式如下:RVSP = 4V2 + RAP
RVSP,右室收縮壓;V,三尖瓣反流速度,單位m/s;RAP,右房平均壓,根據下腔靜脈內徑和吸氣塌陷率估測。
在沒有右室流出道和肺動脈瓣狹窄時右室收縮壓可等同於肺動脈收縮壓。
小結
超聲評價心髒結構和功能具有許多優點,但超聲檢查具有主觀性大,一致性差等缺點。解讀超聲心動圖結果時應與患者病史、體征、以及其他影像學資料作對照,及時發現出入較大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作出正確臨床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