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傷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死亡和致殘原因,近日研究人員就全球範圍內蛇咬傷事件風險進行了評估。
研究人員利用WHO指南對蛇種清單進行編輯,考察不同蛇種咬傷事件數據,並依據事件頻率將蛇種進行分類,A類為無相關事件組,B類為<5起數據組,C類為>5起事件組。隨後研究人員利用3個衛生係統指標(抗蛇毒血清的可用性、距城市中心距離以及醫療保健機會和質量指數[HAQ])以確定蛇咬傷發病和死亡高風險人群。
研究總計統計了278種蛇類,總計68.5億人群生活在蛇咬傷易發地區,其中1.46億人群缺少相應的醫療保障,65.25%的HAQ指數較低地區人群無法接受有效的蛇咬傷後醫療護理,特別是無法及時注射抗蛇毒血清。依據WHO的評估,278種蛇類中有119種(43%)有抗蛇毒血清, 7.5億 (10.95%)生活在蛇咬傷高發地區的居民其生活地區距離人口稠密地區的車程在1小時以上。多撒哈拉以南國家、印度尼西亞和東南亞其他地區均為蛇咬傷高風險地區,大約9266萬人生活在上述地區。
研究認為,蛇咬傷是部分熱帶偏遠地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
原始出處:
Joshua Longbottom et al.Vulnerability to snakebite envenoming: a global apping of hotspots.July 28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