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了酒精洗手液,細菌感染率還會增加?

作者:東森 來源:醫學信使 日期:18-08-12

        在公共場合常常可以看到附有「酒精洗手液」讓大家使用,不過根據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STM)》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有幾種細菌的菌株已經適應了「酒精洗手液」,雖然暫時性對酒精還沒有抵抗力,但是他們在酒精下生存的時間變得比以前還長,這也代表這些細菌在醫院等地更容易被傳播,就算洗的再多次,也不一定能夠真正讓手變幹淨。

        根據外媒報道,在21世紀初期,澳大利亞各地的醫院開始在病房、走廊等地,安裝「酒精洗手液」,提供訪客、員工和病患使用,不過這些以酒精為基礎的洗手、消毒液,隻能讓病患感染率下降,或是有效減低某些抗生素抗藥性的感染。

        不過就算人們使用「酒精洗手液」,遭受其他細菌感染的幾率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特別是抗藥性腸球菌(Vanoomycin,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現在「洗手液」在全世界越來越受歡迎,不過抗藥性腸球菌的感染率也隨之增加,它占有醫院細菌感染病例裏的百分之十。在北美和歐洲,抗藥性腸球菌通常是敗血症的主要原因。

        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在近日發表最新文章,表示「酒精」很有可能是造成細菌感染率增加的原因。研究人員使用不同強度的酒精來對抗細菌,從23%開始,最終細菌在混有70%濃度的酒精混和物下被殺死;通常在市麵上的「酒精洗手液」隻含有60%的酒精。

        研究中指出,「酒精洗手液」仍然是有效的,但隻限於那些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細菌,要對抗其他細菌,最好還是用最簡單的肥皂跟清水衝洗。喬治華盛頓大學米爾肯研究院的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普萊斯表示,人們必須小心對「酒精洗手液」趨勢的嚴重依賴,保護我們的頭號武器還是肥皂和水。

關鍵字:酒精洗手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細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