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脫顆粒細胞時間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療周期的影響

作者:陳小姣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3-01-22

  日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的彭良玉、楊菁和尹太郎共同發表論文,旨在探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常規IVF後脫顆粒細胞時間離采卵的時間不同對卵子受精與胚胎發育的影響。研究指出短時間內脫顆粒細胞能顯著提高卵子的受精率及卵裂率。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06卷08期的《中華臨床醫師雜誌》上。

  收集2011年9月至10月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療的135例不孕症患者資料,共136個周期,分析不同脫顆粒時間對卵子受精與胚胎發育的影響;根據實驗室內脫顆粒時間距離采卵的時間長短分為兩組:A組為≤12 h組,共54個周期;B組為>12 h組,共82個周期,比較兩組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及臨床妊娠率。

  兩組分別穿刺MⅡ期卵子502個和916個,A組受精率及卵裂率明顯高於B組,而正常受精率、可用胚胎率、臨床妊娠率兩組無統計學差異。

關鍵字: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細胞脫顆粒,卵裂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