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有的人招蚊子 有的人就自帶 "驅蚊" 天賦?

作者:孫文文 來源:網易科學人 日期:17-06-23

盛夏來臨,人類和蚊子一年一度的物種大戰再度上演。當你與友人娓娓而談或者趁著夏夜晚風乘涼,不知何處飛來的蚊子將你鎖定為獵食目標,在你毫無防備時給你酸痛一擊。有些人總被蚊子叮,有些人卻仿佛自帶驅蚊屬性,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差異呢?

英國一組研究人員希望用對照實驗的方法探究人類基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飾演者計劃用高相似度雙胞胎(基因差異小)和低相似度雙胞胎(基因差異大)穿過的襪子作引誘,將衣物放到裝有蚊子的風洞中,觀察衣物對蚊子的吸引狀況。一旦衣物對蚊子的吸引出現差異,即暗示可能是襪子的主人產生了某種誘蚊或驅蚊的化學物質。研究者希望找出這些關鍵物質和背後的基因,並希望基於此提出新的蚊蟲控製方法。實驗將於本月進行,目前正在征集誌願者。之所以選擇雙胞胎作為誌願者,是因為雙胞胎之間的基因差別較小,有助於研究者更快速地定位關鍵基因。

“我們對人體內導致誘蚊效應的基因知之甚少。”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醫學昆蟲學家詹姆斯·洛根(James Logan)說,他是這項試驗的主要指導者。之前的研究認為人體的某些視覺特征、味道和體溫會招致蚊蟲叮咬。洛根希望通過新的研究找出體味背後的機製,幫助人們減少蚊蟲叮咬之苦。“如果我們能找到背後的關鍵基因,或許就可以開發出一種藥物讓人體自然地產生驅蚊的氣味。”實驗結果也將對研究蚊傳疾病的流行病學家提供幫助。

科學家現已知曉不同人之間體質的差異造成了部分人更易招蚊子叮咬。那些易出汗、呼出更多二氧化碳的人在蚊子眼中就好似一塊天然的美味培根。體型、體重與易被蚊子叮咬也有關係。高個子和胖子更容易成為蚊子攻擊對象,原因可能是因為這些人擁有更大的體表麵積。有證據表明孕婦和經期女性也格外招蚊子。感染瘧疾的患者比平常人更吸引攜帶瘧原蟲的蚊子,雙方的血液中含有相同的寄生蟲。

是否存在“招蚊基因”呢?洛根的團隊在兩年前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研究,探索 18 對高相似度和 19 對低相似度的雙胞胎在招蚊性上的差異。實驗發現高相似度的雙胞胎對蚊子的吸引程度相近。之前也有研究證明高相似度的雙胞胎在體味上相比低相似雙胞胎更趨於一致。研究者據此猜測基因可能在招蚊叮咬的過程中起到某些作用。

此次新的研究嚐試用更大的樣本容量來得出更具體的結論。此前同領域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在歐洲高加索人種上進行的,新實驗還特別添加了西非岡比亞雙胞胎誌願者。除此之外,兩次試驗所用的蚊子種類也有不同。2015 年的研究中使用的蚊子是白紋伊蚊,這種蚊子主要傳播登革熱和寨卡病毒。新研究使用的則是傳播瘧疾的瘧蚊。研究者推測不同的蚊子在體味喜好上應該沒有差別,不過這點有待實驗證明。

“實驗會告訴我們其中是否有基因差異的影響,不過這並非是蚊子難題最終的答案,因為還有其他因素存在,比如飲食、風力、暴露時段以及蚊子的種類。” 美國聖母大學生物科學教授賽義德(Zainulabeuddin Syed)稱。賽義德並未參與洛根實驗,不過前者對吸引蚊子的氣味和昆蟲學深有研究。賽義德研究發現不同種族的人都會在體表產生四種不穩定易揮發的化合物,其中一種被稱為壬醛 (Nonanal) 的成分對某些種類的蚊子具有特別的吸引力。

至於到底是什麼基因導致了招蚊或驅蚊,目前還不得而知。在此之前,研究人類體味基因的科學家認為體味很可能是由“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所控製,這種基因同時影響哺乳動物的求偶行為。有實驗證明無論人或是白鼠都會傾向選擇體味與自己相異的異性,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自然選擇預防近親繁殖的表現。洛根表示他會在實驗中重點關注 MHC 基因但不會局限於此,他希望能在未來兩年內得出初步結論。在此之前,大家隻好先用驅蚊劑將就一下吧。

關鍵字:,蚊子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