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複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俞媛等發文,旨在對非諾貝特輔助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有效性進行係統評估。研究指出基於當前證據,非諾貝特輔助治療PBC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但是並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該文章於2015年09月07日在線發表在《臨床肝膽病雜誌》上。
本研究檢索中國知網、萬方、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中自建庫至2014年12月31日間發表的相關隨機對照試驗(RCT),對納入的文獻進行資料提取和質量評價,采用Stata10.1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若具有同質性則選擇固定效應模型分析,有異質性則選擇隨機效應模型。結果共納入6篇RCT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輔助使用非諾貝特治療後,PBC患者的GGT、ALT、ALP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標準化均數差分別為-1.595、-0.447、-2.124,P值均<0.05);而AST、TBil水平在幹預前後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在改善免疫球蛋白M方麵,非諾貝特輔助治療前後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