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杆菌中國自然人群是否需要幹預?

作者:黃石整理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胡伏蓮教授審校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5-09-08

        在我國,很多體檢中心在無症狀健康查體者中開展以預防胃癌為目的的幽門螺杆菌(H.pylori)篩查,這一策略是否合理?對這部分H.pylori感染者是否根除治療?這一直是困擾臨床醫生的問題。“第十屆全國幽門螺杆菌及消化疾病診治臨床論壇”於2015年8月21-23日在京召開,我國胃腸病學家與來自澳大利亞的諾獎獲得者馬歇爾(BarryMarshall)等眾多國外胃腸病專家就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討。現擷取部分精彩內容,以饗讀者。

        自然人群根除H.pylori可以降低胃癌發生危險性,疫苗研發、人群自然感染率下降、治療感染者可降低H.pylori感染。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科 陸紅教授

陸紅教授

        第一,針對感染性疾病,疫苗是最行之有效和經濟的辦法。近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柳葉刀》刊發鄒全明教授研究團隊等完成的口服H.pylori疫苗3期臨床研究成果,結果顯示,H.pylori疫苗對於兒童H.pylori感染的保護作用達到71.8%,這個是H.pylori研究上一個劃時代事件。

        第二,2005年流調結果顯示,我國人群H.pylori感染率高達56.22%。因為H.pylori感染是在兒童期獲得,成人期持續,然而,關於兒童調研資料非常少。近期成都、北京、廣州三個地區兒童及青少年人群中H.pylori感染調查結果顯示,兒童H.pylori在16~18歲感染率為13%~33%。在近10年內,兒童H.pylori感染率下降10%~20%,因此整個人群幹預H.pylori感染率也會下降。

        第三,2014年針對健康無症狀H.pylori感染個體根除治療預防胃癌的一項薈萃分析顯示,所有研究都指出,根治H.pylori能夠降低胃癌發生危險,隻是針對已有癌前病變者,根除H.pylori預防胃癌效果會下降。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均推薦,在中日韓胃癌高發人群中,應采用H.pylori人群篩查和治療作為降低胃癌風險的策略,並且越早進行篩查或治療的成本效果更優於其他所有策略。因此,2014年,日本科學院推薦青少年篩查方案,即在初中與高中進行H.pylori感染檢測,一旦檢測結果為陽性,應立即行根除治療。我們為什麼不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進行短程2周抗生素治療,作為一級預防手段,來預防後續20%並發症?

      

        應考慮兩個因素:H.pylori與人類疾病關係以及我國國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消化內科 王蔚虹教授

王蔚虹 教授

        盡管H.pylori發現已有33年,但是H.pylori與人類疾病關係尚未明確。研究顯示,63.4%胃癌與H.pylori感染相關,換言之,也即近40%胃癌是不能通過根除H.pylori感染來預防胃癌發生。

        H.pylori與胃內微生態關係究竟如何,我們真正清楚了嗎?已經有研究提示,根除H.pylori可改變食管下段及腸微生態,微生態改變影響黏膜屏障通透性,而黏膜通透性改變影響局部和全身免疫狀態。因此,根除H.pylori將可能打破細菌和宿主間已建立的平衡狀態。

        H.pylori與胃腸道外疾病之間關係究竟如何?我們在人群中大範圍根除,會不會改變人類疾病譜,帶來新的健康問題?是不是所有H.pylori菌株(東方菌株、西方菌株和非洲菌株)都與胃癌發生相關?兒童、成年、老年時期感染H.pylori,結局是否相同?從科學上還有許多未明確問題,進行大範圍人群篩查是否恰當?

        我們國家要根除H.pylori感染,要麵臨巨大的感染者人群及醫療費用的增加,我們需要解決幾億人口H.pylori根除可操作問題。其次,基於人群大範圍抗生素應用會產生耐藥問題,而且接受不規範治療的患者可能會增加,藥物相關不良反應也可能會增加。

         

        支持在比較發達東部地區進行H.pylori根除治療預防胃癌,在西部地區重點是適應證範圍內規範治療。 ――航天中心醫院消化科 楊桂彬副教授

楊桂彬 副教授

        根除H.pylori可以預防胃癌,但在中國應該慎重,應該設置一些前提條件。

        日本做法可能對我國有很大借鑒作用,但是我們國家與日本國情有很大不同,王蔚虹教授已經做了闡述。我們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條件非常不平衡,東部地區與日本經濟衛生條件接近,可能支持H.pylori根除預防胃癌,但是西部地區經濟衛生條件較差,如果不能接受再感染率,這種根除沒有多大意義。支持在比較發達東部地區進行H.pylori根除治療預防胃癌,在西部地區重點是適應證範圍內規範治療。

       

        探尋每位患者獲益與風險之間最佳平衡點,進行個體化根除策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藺蓉副教授

 藺蓉 副教授

        如果借鑒我們鄰國日本這種全民根除策略,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可能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我們是否可以探尋每位患者獲益與風險之間平衡點,進行個體化根除策略?

        根除H.pylori,我們需要回答以下3個問題:第一,什麼樣的H.pylori應該被根除?目前,我們對H.pylori種類、定植量、病理生理反應、耐藥性進行評估不足夠。研究顯示,多種H.pylori毒力因子抗體均是胃癌危險因素,其中CagA及GroEL抗體危險性最高。

        第二,什麼樣的人應該根除H.pylori?H.pylori誘發的宿主免疫應答是胃癌發生的始動因素。有研究表明,宿主基因多態性參與H.pylori誘導胃癌發生。

        第三,什麼樣基礎疾病應該根除H.pylori?2012年《第四次全國幽門螺杆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中共有12項適應證。對於我國自然人群中指南未做強烈推薦的這部分人群,我們可以評估感染H.pylori的致病性、宿主本身的易感性、基礎疾病的危險性、經濟條件及生活習慣。如果通過量表評估,可以規範對這部分人群進行個體化根除策略,使患者在風險與獲益之間達到最佳平衡。

        

關鍵字:幽門螺杆菌,中國,人群,幹預,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