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布
首項人體研究證實,裝載遠程可控性藥物釋放係統的新型電子膠囊內鏡(圖)被證實安全有效,該研究結果發布於UEGW 2012會議。
研究納入10例健康誌願者,在9例患者中該膠囊內鏡可精準釋放藥物,易於吞咽和耐受,且安全性良好,無不良反應。
這枚新型電子膠囊內鏡大小為27×11mm,由藥物控釋係統、pH和溫度傳感器和微處理器構成。通過無線遠程實時控製係統,醫生可監控內鏡在消化道內的進程;借助pH傳感器提供的信息定位膠囊內鏡;並可遠程遙控內鏡在小腸局部節段釋放藥物。
1950年,日本製作了第一代消化道照相係統;今年9月份,同樣是日本,推出了激光光源內鏡係統(LASEREO)。在這50年的變遷中,內鏡的角色發生了轉變,從單純的診斷功能到目前擔負治療重任。現在,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可提供實時組織學診斷,對黏膜進行斷層掃描以獲取其深層結構信息,並可實行靶向活檢。窄帶成像技術(NBI)在全球範圍內開創了新的內鏡診斷模式,獲得了2011年度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創新獎……
歐亞觀點碰撞
24日上午,歐洲消化疾病周(UEGW)2012舉辦了一場有意思的對話交流論壇。日本和歐洲學者同時站在講台上,就不同話題輪番探討內鏡在歐亞地區的發展和理念更新,這裏僅呈現部分內容。
結直腸癌監測 在日本,胃癌等癌腫發病率近年來呈下降趨勢,結直腸癌發病率卻明顯升高,老年人群多發、右半結腸為多見侵犯部位。日本於2000年啟動的JPS研究(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正在進行中,研究中期結果發現,在結直腸腺瘤性息肉被完全切除1年後,索引病灶(index lesions)發生率為35%。為減少間歇期癌,早期監測右半結腸巨大平坦型病變十分重要。研究者對JPS研究寄予厚望,認為其或可促成日本結直腸腫瘤監管指南。
歐洲的結直腸癌監測模式差異較大,水平參差不齊。比如,愈創木脂化學法便潛血試驗多用於法國、英國、意大利、芬蘭等,荷蘭青睞於免疫法糞隱血試驗,意大利、英國關注乙狀結腸鏡檢查,德國、澳大利亞、波蘭多用結腸鏡檢查。因此,現在我們需要有效性比較研究,如國際結直腸癌監測網絡(ICRCSN),而非臨床試驗來完善結直腸癌監測體係及評估各類監測手段的差異。
早期內鏡診斷 歐洲學者最關注結腸鏡檢查質量。他們的觀點是,腺瘤檢出率是結腸鏡篩查後間歇期癌發生風險的獨立預測因素。應用透明帽輔助結腸鏡,常規使用解痙、鎮靜藥物等,對結腸鏡檢查質量改善效果有限。
日本學者的觀點是,良好的腸道準備非常必要。此外,新型診斷模式,如染色圖像增強內鏡(IEE)、NBI、自發熒光內鏡成像技術(AFI)可能有助於早期結直腸癌的檢出。他們很遺憾放大色素內鏡(MCE)在歐洲國家並不常見,因為在診斷黏膜下層腫瘤時,應用MCE和NBI評估浸潤深度非常重要。
目前,新型內鏡係統(EVIS LUCERA ELITE,EVIS EXERA Ⅲ)應運而生,增加了NBI可視距離、有效降噪、采用高分辨率電荷耦合器件和自動增益控製,放大倍數為1.4~2.0。
結直腸癌切除方式 早期結直腸癌,整塊切除還是分塊切除?
日本學者認為,內鏡黏膜切除術(EMR)可有效治療大塊病灶;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無疑是進行整塊切除的理想手段,整塊切除率高、複發率低、並可進行精準組織學評估。ESD在日本“很火”,已被納入全民醫保。
日本學者介紹了他們采用ESD治療500例結直腸癌的經驗體會,顆粒型和非顆粒型側向發育型腫瘤分別有220例和200例,平均病變長度為(40±20) mm,平均操作時間為(90±73) min,整塊切除率為88%,根除率為85%,穿孔和延遲性出血發生率分別為2.6%和1%。
日本消化內鏡學會主席上西道穗(michio kaminishi)教授強調:“我總是在說,ESD是一種‘手術’!”,實踐培訓和動畫演示教學非常重要。他們的團隊強調ESD的規範化治療,目前由69家日本內鏡中心參與的前瞻性研究正在進一步評估ES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與日本相比,歐洲相對缺乏經驗,幾乎所有的歐洲內鏡中心人員都曾在日本接受培訓。就目前情況來看,歐洲的ESD治療效果不及日本。在歐洲,EMR還是結直腸腫瘤的標準治療手段,ESD處於臨床研究階段。
目前唯一一項比較歐洲、日本ESD治療效果的研究發表於今年。研究對20項日本研究和2項歐洲研究比較後發現,與歐洲的ESD治療相比,日本的ESD完全切除(R0 resection)率顯著較高(65%對88%),日本的ESD操作安全性也較好,無論是穿孔還是出血發生率都低於歐洲。
研究發布
首項人體研究證實,裝載遠程可控性藥物釋放係統的新型電子膠囊內鏡(右圖)被證實安全有效,該研究結果發布於UEGW 2012會議。
研究納入10例健康誌願者,在9例患者中該膠囊內鏡可精準釋放藥物,易於吞咽和耐受,且安全性良好,無不良反應。
這枚新型電子膠囊內鏡大小為27×11 mm,由藥物控釋係統、pH和溫度傳感器和微處理器構成。通過無線遠程實時控製係統,醫生可監控內鏡在消化道內的進程;借助pH傳感器提供的信息定位膠囊內鏡;並可遠程遙控內鏡在小腸局部節段釋放藥物。
內鏡診治的AB選擇題
爭議總會引發討論,以下選取不同會場上內鏡診治領域的兩難問題,以供探討。
題目1:有必要進行巴雷特(Barrett)食管內鏡監測嗎?
選項A:有必要。
德國聖約翰上帝醫院奧利弗·佩什(Oliver Pech)教授指出,自1975年以來,Barrett食管發生率升高了6倍,在其早期階段進行監測及危險分層很有必要。盡管目前缺乏可證實Barrett食管內鏡監測有效性的隨機對照研究證據;但觀察性研究發現,經內鏡監測出癌變患者的預後,明顯好於有症狀者。經病理科專家診斷的輕度異型增生發展為腫瘤的幾率為85%,危險因素包括年齡50歲以上、男性、長節段Barrett食管、嚴重反流症狀、吸煙與肥胖。因此,Pech教授建議對有多重危險因素的輕度異型增生Barrett食管患者進行監測。
選項B:沒有必要。
丹麥阿勒裏斯·哈姆雷特(Aleris Hamlet)醫院彼得·芬奇·詹森(Peter Jensen)教授認為這樣做不值得,因為推薦理由主要基於一些存在明顯發表偏移的研究。
Peter及其同事的一項大規模人群研究發現,Barrett食管惡性病變的概率比預想的要少5倍;退一步來講,至少有95%的食管癌患者此前並未被診斷為Barrett食管,因此不必要對其進行內鏡監測。當然,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應接受內鏡監測和(或)治療,這一部分患者大約占到Barrett食管患者人群的5%~6%。
現在,您的選擇是?
題目2:食管穿孔時,要不要放支架?
選項A:應該放。
食管穿孔是高發消化道急症。支持者認為,置入自膨脹金屬支架可封堵破口;對良性病變患者,支架可在3周後移除;療效相對較好,經治者的30天死亡率為23%。因此,無關基礎病變,自膨脹金屬支架對食管穿孔有效,是提高嚴重病變患者生存率的較好選擇。
選項B:不應該放。
反對者認為,置入支架可能延緩病變愈合、可能侵蝕其他臨近器官、有支架移位風險、可能無法被安全移除,因而不支持支架置入治療食管穿孔。一項最近的相關薈萃分析對25項臨床試驗進行評估後發現,目前在此方麵缺乏隨機對照研究證據;但現有資料認為,6~8周的支架置入治療良性食管破裂和吻合口瘺安全有效。
現在,您的選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