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GW上下二十年

作者:本報記者 劉屹 發自荷蘭阿姆斯特丹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2-11-06

  今年是歐洲消化疾病周(UEGW)的第20個年頭,會議安排了一場特殊演說,分別由各個“大牌”雜誌主編講述消化、肝病、消化道腫瘤、內鏡和外科領域在過去20年間的進展,同時邀請“大牌”學者暢想未來20年各領域的變化。恕篇幅有限,僅擇其一二。

  消化領域的過去與未來

  ■ 主編論過去

  《消化道》(Gut)雜誌主編講述了過去20年間的消化疾病管理進展。他說,幽門螺杆菌(Hp)的發現,令消化性潰瘍這種曾被認為是“不能治愈”的疾病得以治療;在胃食管反流病方麵,我們有了質子泵抑製劑和腹腔鏡胃底折疊術;生物製劑被用來治療炎性腸病(IBD);小腸移植已成為腸功能衰竭的治療方式;消化內鏡、消化道腫瘤、人類基因組學和微生物組學等領域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巴裏·馬歇爾的以身試“毒”和隨後的“《柳葉刀》(Lancet)效應”,使得Hp備受關注。

  在他眼中,下一個消化領域的巨大進展將是——IBD。

  《肝髒病學雜誌》(J Hepatol)主編介紹了肝髒病學進展。核苷(酸)類似物(NUC)為乙型肝炎的管理帶來了革命性改變。早期NUC應用可顯著降低肝癌發生風險,同時也可改善肝移植術後患者的預後。利勒(Lille)評分可動態評估接受類固醇類藥物治療的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的預後,早期肝移植治療可提高對藥物治療無應答的嚴重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率。肝髒無創性檢查手段降低了肝活檢率。

  ■ 專家談未來

  德國基爾大學史蒂芬·施瑞博爾(Stefen Schreiber)教授談到了未來20年消化疾病診治的關鍵詞:“個體化模式”。

UEGW上下二十年

點擊大圖

  他特別關注了IBD。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時代,腸道慢性炎症基因已獲部分揭示,但現有基因座僅能解釋23.2%的遺傳力。增加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密度分析、擴大受檢人群可增強統計效力。免疫芯片技術可進一步明確基因與疾病的關聯。未來,某些新型生物製劑將可能替代現有藥物來治療難治性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圖1)。

  印度學者納格什沃·雷迪(Nageshwar Reddy)教授暢想了未來的內鏡診治。在他講完後,本場主席用了一個詞描述自己聽完演講後的感受: “Speechless(說不出話來)”。

UEGW上下二十年

(圖2:膠囊內鏡釋放止血夾)

  Reddy教授是亞洲腸胃病學學院主席,他為參會者動態演示了這樣一個場景:一名醫生正在家中看球賽,此時他的1例患者睡眠中感到腹痛,隨後起身從抽屜中取出一枚內鏡吞入。不久,醫生家中電視機上出現了閃動畫麵——膠囊內鏡傳來了遠程圖像。醫生對清晰的內鏡圖像分析後診斷患者為潰瘍性出血,於是拿起遙控器遠程操控膠囊內鏡釋放止血夾(圖2)。成功夾閉止血後,患者症狀緩解,繼續躺下睡覺,醫生則繼續看球。

  這會成為可能嗎?Reddy教授說“會!要知道,傳統的內鏡係統已經應用50年了!就像斯皮爾伯格導演的《E.T.》(《外星人》)告訴我們的那樣,未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更多UEGW內鏡進展內容請見D5版)。

  “我”眼中的現在與未來

  本次UEGW回顧了全球消化領域的過去和未來。記者不禁想到,同樣的話題,放在亞洲、放在中國將會有怎樣的答案?記者就這一問題,對多位學者進行了現場采訪。

  法國讓·弗雷德裏克·科隆貝爾教授:在過去, IBD患者多、病情複雜。而目前IBD的治療還遠不能滿足治療需求,彌補這種供求之間的差距,是我們未來的工作。無論歐美,還是中國,都需要建立更多的IBD診療中心,並由IBD領域專家、護士、營養師、心理學家和社工一起管理這類疾病。研究證實,在大醫院IBD中心接受手術患者的死亡率下降。理想的IBD診療應在免疫介導炎症疾病中心進行。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美東教授:過去20年,我國的內鏡診治能力基本跟上了世界發展水平,特別是我國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水平還有領先趨勢。未來,我們需要向歐洲、日本同道學習內鏡診治的規範化處理;另外,還應學習他們的治學態度。在今年UEGW的ESD分會場,日本醫生占了很大一部分,雖然他們ESD開展較我國提早至少10年,目前做的很好,但還在非常認真、謙遜地學習,值得我們進一步借鑒。

  歐洲肝髒研究學會(EASL)秘書長馬克·瑟斯教授:很高興看到NUC已在中國廣泛應用。但中國病毒性肝炎控製程度存在地區差異。我認為中國台灣的25年乙肝免疫項目做得很好。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腸胃與肝髒科黃光明助理教授:功能性胃腸病相對於腸道腫瘤等,近年來未能受到足夠重視。不管是歐洲還是亞洲醫生,做這方麵研究的興趣不夠,研究經費也不足。然而,功能性胃腸病的發病率很高,這首先是由於醫生的認知度得以提高,另一方麵是公眾對自身症狀的評估能力有所提高,第三方麵是診療技術的改進。比如,功能性胃腸病羅馬Ⅲ診斷標準認為,功能性便秘(FC)和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IBS-C)是兩種不同的功能性障礙,但二者有很大一部分是重疊的。我和同事去年發表在《美國胃腸病學雜誌》的研究發現,89.5%的IBS-C患者符合FC診斷標準,而43.8%的FC滿足IBS-C診斷依據。我認為未來20年功能性胃腸病領域將有很大進展,診斷標準會不斷改進,如芝加哥標準已經改3次;而且需要製定符合亞洲人群的標準,醫生和製藥企業都應知曉針對歐亞人群的幹預方法是不同的。

  中國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賴亞棟教授:過去20年,我國的肝髒疾病譜發生了很多變化。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誰也想不到我國現在有這麼多脂肪性肝病患者,而且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藥物性肝病也越來越多見。目前,脂肪性肝病或多或少受到忽視,前沿的理論研究相對缺乏,醫生也沒有精力去研究。總體來說,臨床醫生麵對疾病缺乏哲學思維,學科的整體進展較慢。功能性胃腸疾病是消化領域研究的一個熱點,我在想,是不是也有可能存在類似“功能性肝病”的情況?比如,中醫講的“肝火熾盛”,在西醫看來肝功能和影像學檢查均無異常,該怎樣解釋?我覺得這或許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 

關鍵字:UEGW,IBD,內鏡診治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