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某,41歲,男性,因發燒、腹痛、關節痛於2005年來我院檢查。
患者既往接受異煙肼、乙胺丁醇、克拉黴素三聯治療3個月無效。
入院查:白細胞12.57×109/L,血紅蛋白正常,血沉33mm/h、C反應蛋白(CRP)9.92mg/L。
2006年行膠囊內鏡檢查,顯示第二組小腸散在阿弗他潰瘍,第四組小腸黏膜片狀糜爛。
診斷:克羅恩病可能性大。
治療和檢查過程
第一次膠囊內鏡(2006年6月)
第一次膠囊內鏡檢查顯示,第二組小腸散在阿弗他潰瘍,第四組小腸黏膜片狀糜爛。2006年7月~9月,予美沙拉嗪緩釋片3g/日,2006年9月~12月加用硫唑嘌呤50mg/日治療。2007年1月~7月停用美沙拉嗪及硫唑嘌呤,單純使用克拉黴素0.25g,2次/日。腹痛間斷發作,發作期間血沉、CRP升高。
第二次膠囊內鏡(2007年7月)
2007年7月患者接受第二次膠囊內鏡檢查顯示:小腸黏膜充血腫脹、散在多個圓形淺潰瘍。考慮病變未減輕,2007年7月底~2007年10月恢複使用硫唑嘌呤50mg/(次?日)。2007年10月~2009年6月增加硫唑嘌呤使用劑量75mg/(次?日)。
第三次膠囊內鏡(2009年)
2009年4月複查膠囊內鏡,結果顯示病變加重。
2009年6月~2010年5月開始用硫唑嘌呤150mg/d。
2010年6月~7月,加用潑尼鬆龍50mg/(次?日),腹痛明顯緩解。
第四次膠囊內鏡(2010年)
2010年12月複查膠囊內鏡,可見空腸斑片樣充血,偶見阿弗他潰瘍,病變程度較2009年明顯減輕。此後患者每月除硫唑嘌呤150mg/d以外,激素每月減量5mg,減至30mg/d的時候,激素每月減量2.5mg,至2012年初減至17.5mg/d。血沉23mm/h、CRP83.3mg/L,大便潛血陽性。
第五次膠囊內鏡(2013年)
2013年1月與家屬協商後,建議英夫利西單抗治療,停用硫唑嘌呤。
2013年3月複查膠囊內鏡,空腸上端可見片狀小潰瘍,空腸中端可見環腔潰瘍。2013年4月開始用英夫利西單抗375mg(5mg/kg)靜脈注射治療。分別於2013年4月22日、2013年5月21日行第2、第3程英夫利西單抗375mg(5mg/kg),分別於2013年7月17日、2013年9月17日、2013年11月17日、2014年1月8日、2014年3月5日行第4~8程英夫利西單抗400mg(5.33mg/kg),過程順利,無不良反應。
期間繼續潑尼鬆龍治療,9月3日減至10mg,qd→12月31日減至7.5mg,qd,po維持。
第六次膠囊內鏡(2014年)
2014年4月複查膠囊內鏡,小腸黏膜可見少許結節樣隆起,與2013年相比,病變明顯減輕,已達到病變黏膜愈合期。
點評
閱讀膠囊內鏡(CE)檢查結果時,最困難的是確定該陽性發現的臨床意義,一般不認為非特殊黏膜病變(紅點、白點)為陽性,而血管發育異常、腫瘤、腫塊或黏膜中斷則應包括在陽性病變中。
重複膠囊內鏡檢查的理由如下。
1.建議在出血15天以內完成膠囊內鏡檢查,可改善診斷率(91%對34%),但有些出血仍診斷不明。2.75%的患者須重複膠囊內鏡檢查,62.5%的患者改變治療措施。
3.重複膠囊內鏡檢查主要原因之一是,約44%的患者可以顯示病變。
4.第一次行膠囊內鏡檢查時,如果病變不出血或者存在間斷出血,重複膠囊內鏡檢查則有助於發現消化道出血部位。
凱裏(Carey)等認為,患者接受膠囊內鏡檢查後,其價效統計應從計算患者住院天數、輸血量及與消化道出血有關項目的次數等入手,膠囊內鏡有一定的優越性。賴(Lai)等報告了不明原因消化出血患者的長期隨診結果,63.3%的患者可以明確出血來源,32.7%的患者在隨診期間(隨診中位數19個月)再出血,血管發育異常患者再出血可能性較大。當膠囊內鏡檢查時,未被發現出血來源的活動性出血患者,醫生應進行隨診(53.8%)。筆者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膠囊內鏡檢查陽性患者再出血可能性高於陰性患者(P=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