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賴尼希(Reinisch)等發現,人單克隆抗體PF可有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UC),且每4周1次22.5~75mg劑量用藥效果最顯著。患者對PF耐受性良好,並且與感染發生率升高無相關性。
研究納入357例病史超過3個月的UC患者;受試者病變範圍超出直腸15cm,總梅奧評分≥6,內鏡亞評分≥2,並且至少有一次確定性治療失敗。受試者隨機接受安慰劑或每4周1次共3劑的7.5mg、22.5mg、75mg、225mgPF治療。主要終點為12周時緩解(總梅奧評分≤2並且無內鏡亞評分>1),次要終點為12周時治療有效(梅奧評分降低≥3和至基線降低≥30%)和黏膜愈合(梅奧內鏡亞評分≤1)。
結果顯示,各治療組的年齡和性別分布相當,43%的受試者未應用過抗腫瘤壞死因子(TNF),基線梅奧評分為8.1~8.7。7.5mg、22.5mg和75mg組的臨床緩解情況顯著優於安慰劑組,22.5mg和75mg組的黏膜愈合次要終點顯著優於安慰劑組,22.5mg和225mg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於安慰劑。
與既往接受過抗TNF藥物治療的患者相比,抗TNF未治者的療效更佳。常見不良事件與潛在疾病有關,並且多數出現在安慰劑和7.5mg組治療第一個月期間。7.5mg組1例受試者因結腸癌死亡。
該專場還發布了兩項直接抗病毒藥物(DAA)治療HCV感染患者的研究結果(901d和901f),以及1項阿片類藥物引起便秘患者的疼痛治療進展(901e),因版麵限製,我們不在這裏一一介紹。如您欲了解更多研究內容,可以關注中國醫學論壇報APP(壹生)消化頻道的DDW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