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在腸道內的天然細菌對健康十分重要,但近日一項新研究揭示,一種現代生活方式可能限製腸道積累細菌。雖然生活方式如何影響腸道菌群尚不得而知,但一項針對巴布亞新幾內亞和美國居民腸道菌群的分析表明,西方生活方式可能通過限製其在人體中的傳輸能力,減少腸道中細菌的多樣性。相關成果發表於《細胞—通訊》期刊。
“我們假設西方生活方式的數個方麵能影響腸道菌群和減少其多樣性。”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農業、食物和營養科學學院JensWalter說,“這其中包括飲食、環境衛生和臨床實踐,例如使用抗生素和剖宮產手術,但我們不知道腸道菌群是如何被改變的。”
Walter及其同事比較了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兩個鄉村的成年人與美國成年居民的糞便細菌。巴布亞新幾內亞是全世界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國家之一,這裏的許多居民仍保留著傳統生活習慣,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的生活方式。
該研究小組發現,與美國人相比,巴布亞新幾內亞居民腸道菌群多樣性更大、個人差異性更低,並且成分剖麵迥然相異。美國居民缺乏近50種細菌類型,這些細菌屬於巴布亞新幾內亞居民腸道菌群的核心種類。他們的分析結果還顯示了生態過程的相對重要性。尤其是細菌傳播或細菌從個人到個人的轉移能力,似乎是巴布亞新幾內亞居民腸道細菌收集的主導過程,但美國居民不是如此。
“這些結果表明,生活方式能影響細菌傳播,尤其是環境衛生和飲用水處理,可能是腸道菌群變化的重要誘因。”Walter說。
另外,該研究還揭示,與西方化有關的菌群變化可能影響人類健康,這可能會增加工業化國家非傳染性慢性病的發病率。“但我們能想辦法減少現代生活方式對腸道菌群的影響。”該研究參與者、澳大利亞聯邦大學微生物學家AndrewGreenhill說,“該研究提供了能預防和糾正西方化可能對細菌傳播產生的影響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