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恩病(CD)與腸結核(ITB)都是腸道慢性肉芽腫性疾病,具有極其相似的臨床、內鏡、影像及病理表現,目前有助於兩病鑒別的特異指標,如腸黏膜抗酸杆菌染色陽性或幹酪樣壞死性上皮肉芽腫僅在極少ITB患者中可見,這導致疾病的鑒別診斷極其困難,且誤診率高。此外,由於兩病的治療方法完全不同,用於CD的治療方案常會使ITB病情加重,甚至引起結核播散,再加之我國為結核病高流行區域,因此對兩病的鑒別有著重要的臨床和現實意義。
病曆摘要
患者女性,28歲,因反複下肢浮腫10年餘,腹痛、腹瀉8年餘,加重1年餘入院。
患者10年來曾多次接受腸鏡檢查及腸道病理活檢,均診斷為“腸結核”,並接受兩次抗結核治療。但治療後病情多次反複,症狀未見明顯緩解。2013年12月10日患者至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考慮克羅恩病,低蛋白血症,予甲潑尼龍、硫唑嘌呤治療。目前患者腹痛稍緩解,腹瀉、雙下肢水腫明顯緩解。
診治經過
診治經過第1次抗結核治療
患者10餘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下肢浮腫;8年前起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痛、腹瀉,多為臍周及右下腹隱痛,便後稍緩解,排黃色稀便,1~3次/天,量不多,均未予重視及診治。
7年前起腹痛、腹瀉、雙下肢浮腫加重,腸鏡檢查示,回腸末端巨大潰瘍(圖1),病理檢查示,回腸末端黏膜非特異性炎症。診斷為腸結核,予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鏈黴素四聯抗結核治療3個月。患者腹瀉稍好轉,排黃色成形軟便,1~2次/天,但仍有腹痛、雙下肢浮腫,後因出現唇周麻木感,自行停服抗結核藥。
6年前複查腸鏡示,原回腸末端潰瘍基本愈合,形成瘢痕(圖2)。
第2次抗結核治療
5年前,患者雙下肢浮腫加重,並出現顏麵浮腫。複查腸鏡示:回腸末端慢性炎症伴糜爛、腸腔稍狹窄(圖3)。病理示:回腸末端慢性炎症伴急性炎症反應。診斷為腸結核、低蛋白血症,僅予支持對症處理。
4年前複查腸鏡示:①回腸末端環形潰瘍(圖4);②直腸、結腸慢性炎症伴糜爛。予正規抗結核治療2年餘。治療期間大便基本正常,每日解黃色成形大便1次。反複腹痛,雙下肢浮腫無好轉。
支持對症治療
1年餘前,患者腹痛、腹瀉再發並加重,排黃色稀便5~10次/天,帶黏液,雙下肢浮腫亦加重。複查腸鏡示:回盲瓣多發糜爛及潰瘍,局部顆粒樣增生,考慮腸結核可能性大(圖5)。病理示:回盲部黏膜非特異性炎症。予以抗炎、營養支持及對症治療後,患者無明顯好轉。
擬診克羅恩病治療
患者於2013年12月10日至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檢查血常規:紅細胞(RBC)3.31×1012/L、血紅蛋白(Hb)82g/L、血小板(PLT)428×109/L。便常規:血紅蛋白(+)。尿常規:尿酮體(++++)。基礎生化:總蛋白32.8g/L、白蛋白10.4g/L、血鈣1.70mmol/L、血糖2.1mmol/L。C-反應蛋白158mg/L,超敏C-反應蛋白14.67mg/L,血沉13mm/h。消化係統腫瘤標誌物(糖蛋白抗原125)736.30U/ml。結核菌素(PPD)試驗(+),T細胞斑點試驗(T-spot)(+)。出凝血常規、大便塗片、係統性紅斑狼瘡(SLE)五項、風濕病係列、肝炎係列、胸片均未見異常。
腹腔超聲造影示,腹腔多節段腸壁增厚,並右中腹小腸腸道狹窄(腸梗阻),狹窄性質考慮炎症與纖維混合型;狹窄小腸微瘺管形成,未見明顯膿腔;慢性腹膜炎;腸旁淋巴結腫大,反應性;腹水,少量。
雙下肢血管超聲,雙下肢動脈血流通暢,未見明顯狹窄及閉塞。雙下肢深靜脈主幹血流通暢,瓣膜功能良好,未見血栓形成。雙大隱靜脈通暢,根部未見擴張。雙小腿未見明顯擴張交通靜脈。
腸鏡(圖6)示,回腸末端見一直徑約0.4cm潰瘍,乙狀結腸、直腸部分腸腔黏膜紅腫,顆粒狀。病理示,回腸末端黏膜慢性活動性炎症伴潰瘍形成,回盲瓣、乙狀結腸、直腸黏膜慢性炎症。
下腹部磁共振(MR)平掃+增強示:第3~6組部分小腸腸壁明顯增厚並鄰近腸管擴張、憩室形成,考慮炎症性病變,克羅恩病可能性大。
診斷為:①克羅恩病(回結腸型狹窄型中度活動期);②低蛋白血症。
治療方案為:2013年12月20日至2014年1月14日,予甲潑尼龍24mg,qm;2014年1月15日至目前,予硫唑嘌呤50mg,qd,甲潑尼龍每2周減量4mg至停用。
患者目前情況
腹痛稍緩解,腹瀉、雙下肢水腫明顯緩解。2014年3月11日的血常規示,RBC5.04×1012/L、Hb129g/L、PLT573×109/L;基礎生化:總蛋白59.8g/L、白蛋白35.3g/L。
克羅恩病與腸結核鑒別診斷經驗及體會
由於目前缺乏對腸結核(ITB)與克羅恩病(CD)鑒別診斷特異性及敏感性均高的單項檢查,因此對兩病的最終診斷常常是基於對臨床、內鏡、實驗室檢查、影像學及病理等輔助檢查的綜合分析及對治療的反應而決定。
肛周病變與病史
肛周病變(肛周膿腫、肛瘺、肛裂、皮贅等)是CD較為常見的並發症;而腸外活動性結核則是支持ITB診斷的強有力依據。因此,在病史詢問及體格檢查過程中應詳細了解患者有無該方麵的病史,並須常規行肛周檢查。
內鏡下病變特征與病理結果
縱形潰瘍及鋪路石樣外觀是CD的典型內鏡征象,而環形潰瘍是ITB的典型內鏡特征。因此,準確掌握這三種內鏡特征,對作出正確診斷有重要意義。
縱行潰瘍指潰瘍沿腸管縱向伸延,長度≥4cm,邊界較清楚;鋪路石樣外觀指病變從腸黏膜下隆起呈鵝卵石狀,多個成縱行排列,連接較緊密;環形潰瘍指潰瘍橫向伸延,環繞腸腔1/2周以上,潰瘍邊緣多不規則,分界不清,常為多個並常有融合,應與單個巨大潰瘍鑒別。
其次,通過內鏡檢查可以判斷受累腸道的節段數量。一般若病變累及4個或4個以上的腸段,則多提示為CD。
此病例數次內鏡下病變(圖1~圖6)均未達到“環形潰瘍”或“縱行潰瘍”的標準,因此從內鏡下尚無法對該患者的腸道病變作出具有傾向性的判斷。
CD與ITB的病理結果通常均回報為“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在此病例中,其4次病理結果也均是如此。
若病理報告能夠提示炎症浸潤的深度、肉芽腫及其大小或部位、淋巴管擴張、裂隙樣潰瘍、神經節細胞增生等特異性的病理征象,則可為兩病的鑒別提供一定的價值。
影像學檢查
小腸CT成像/小腸磁共振成像(CTE/MRE)或腹部B超(包括超聲造影)所識別的小腸內病變特征及範圍,對兩病鑒別有重要意義。如梳狀征、靶征、瘺管/膿腫、近端回腸以上受累等提示CD的可能;淋巴結環形強化則提示ITB的可能等。
在此患者既往診治過程中,均未行腹部CTE/MRE檢查,而腹部超聲造影及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則發現小腸多節段受累及小腸微瘺管等征象,為最後CD的診斷提供了重要依據。
診斷性抗結核療效的正確評價
通常對懷疑ITB的患者行診斷性抗結核治療後的療效評估需綜合考慮其症狀、內鏡下病變的改善情況,尤其是內鏡下病變是否好轉。
評估第1個時間點約在治療後3個月,如治療後內鏡下病變明顯好轉,則高度提示ITB,但患者仍須完成6~9個月抗結核治療,而後再隨訪1年左右,如病變未再複發才能最終確診ITB。
該病例在抗結核治療3個月後雖症狀有所改善,但未複查腸鏡,因此缺失了重要的診斷依據。而第2次正規抗結核治療長達2年半,治療結束後依然未複查腸鏡,故仍無法確診ITB。而正規抗結核治療完成後,疾病仍再次複發,此時高度提示CD。
T細胞斑點試驗(T-spot)
T-spot對兩病鑒別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陰性對排除ITB準確性極高,但陽性對ITB的診斷準確性較低。因此,患者雖T-spot陽性,且曾接受2年餘的正規抗結核治療,疾病仍再次複發,故不考慮ITB診斷。
■點評
回顧此病例的診治過程,可見單項指標對兩病的鑒別診斷價值極為有限,聯合多種手段、綜合分析多項指標是鑒別二者的可靠方法。如能效仿某些疾病譜廣、鑒別診斷困難的疾病(係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建立一個評分係統,將為臨床上鑒別診斷兩病提供更為客觀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