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結果顯示,炎症性腸病患者的各種癌症風險與慢性腸道炎症或者免疫抑製治療有關。醫脈通整理如下:
“在慢性炎性疾病治療中往往需要免疫抑製劑的長期使用,IBD是一種有趣的模型因為免疫抑製劑通過他們的抗炎作用會降低炎症相關癌症發病或者促進免疫抑製相關癌症,”Laurent Beaugerie教授(巴黎Saint-Antoine醫院)和Steven H.Itzkowitz,教授(Icahn醫學院)寫到。
結直腸癌
在北美和某些歐洲國家中,與普通人群相比較,IBD患者會增加1.5~倍患上結直腸癌風險,全結腸炎青少年有超過15%的終身風險,研究人員提到。然而,一些研究發現IBD患者的結直腸癌風險逐漸減少,一項薈萃分析將其“歸因於炎症得到更好控製,結腸鏡監測更有效實施,某些國家結腸切除術的實現增加,以及5-氨基水楊酸類(5-ASAs)可能的化學預防作用。”
IBD患者中增加結直腸癌特異性風險的因素包括: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
▲結腸炎症病灶累積增加;
▲IBD持續時間延長;
▲活動性慢性炎症經內鏡或組織學確定;
▲解剖結構異常比如結腸縮短,狹窄,和假息肉;
▲不典型增生病史
高達15%的結直腸癌在IBD發作後7年內診斷出來,而且IBD診斷的年齡是否是一個獨立於IBD持續時間的風險因素,目前存在爭議。
慢性炎症是結腸炎相關癌症的假定原因,盡管,管腔菌群變化的影響是目前“深入研究的主題”。
IBD患者結腸鏡檢查在狹窄存在的情況下很難通過,黏膜紅腫發炎,炎性假息肉,和結腸炎相關不典型增生病灶因其實音和不鮮明邊緣內鏡難以檢測到。
雖然5-ASAs,硫嘌呤類,和腫瘤壞死因子α受體拮抗劑有潛在的化學預防作用,研究檢測產生了相互衝突的結果,而且這類試驗很難開展。
小腸腺癌
與非克羅恩病患者相比較,克羅恩病患者有20~30倍增加小腸腺癌的風險,而且小腸腺癌通常在克羅恩診斷8年後發生在回腸病灶處。
回腸病灶手術切除是目前唯一可用的預防技術。高危患者的內鏡監測是“存在問題的,因為廣泛狹窄的病灶使受克羅恩影響的小腸段全可視化回腸鏡檢查變得不可能,”作者們寫到。
腸道淋巴瘤,肛門癌和膽管癌
IBD患者原發性腸道淋巴瘤的風險較高,但是絕對風險低,為0.1/1000例患者-年。這些淋巴瘤通常是B細胞非霍奇淋巴瘤,發生在克羅恩病診斷8年後的中年男性中。
IBD患者中肛門鱗狀細胞癌每年發病率相當於總人群0.01~0.02/1000人-年。發生在長期存在肛周瘺管的CD患者瘺管處的肛門癌發病率,約為0.2/1000患者-年,由於“非特異性臨床表現和病灶部位難以觸及”診斷可能被延遲。瘺管相關的癌症患者總體預後較差。
IBD患者中膽管癌風險是普通人群的2~4倍,但是絕對風險低,為0.08/1000人-年。原發硬化性膽管炎IBD患者占這一風險大多數,終生風險為5%~10%,比通人群風險增加的160倍。盡管有每年影像檢查和血清檢查策略,預後仍較差。
其他IBD-相關癌症
IBD患者由於長期暴露在免疫抑製劑患其他癌症的風險均較高,包括非霍奇淋巴瘤,較為罕見的其他類型淋巴組織增生,急性髓細胞樣白血病,嚴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非黑色素瘤和黑色素瘤皮膚癌,HPV-相關宮頸癌和泌尿道癌。
目前治療IBD的硫嘌呤類藥物使用已經證明與癌症有關,總RR為1.3~1.7,停藥後可逆。沒有總的抗TNF-α拮抗劑超額風險被證明,而由於相對近期生物製劑的使用,其長期風險未知。
編譯自:IBD-related cancer risks attributed to chronic inflammation,immunosuppressive drugs,Healio, April 9,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