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合並血液係統腫瘤可能並非偶然

作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消化科 王智峰 周豔華 劉玉蘭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9-03

  近年來,炎性腸病(IBD)患者中血液係統腫瘤的發病風險是否增加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IBD是一類不明原因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IBD患者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較一般人群明顯升高,而合並血液係統腫瘤在臨床上比較罕見,相關報告主要見於IBD合並淋巴瘤、白血病或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等。

IBD合並淋巴瘤

  1928年,巴根(Bargen)最早報告了IBD合並淋巴瘤的病例。IBD合並的淋巴瘤多來源於胃腸道和淋巴結,也可來源於肝、脾、胰腺、皮膚及中樞神經係統等。

  IBD合並胃腸道淋巴瘤在臨床上難以發現,因其症狀與活動期IBD類似。患者多有長期IBD病史,常表現為腹部可觸及的包塊或腸梗阻,病變好發於IBD累及部位,並且多在活動性炎症部位發生,從而提示慢性炎症可能增加淋巴瘤發病風險。IBD合並淋巴瘤的病理類型以大細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見。

  目前的研究結果傾向於IBD患者淋巴瘤的發病風險無明顯增加,而使用嘌呤類似物或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抑製劑治療可增加淋巴瘤發病風險,但仍有待設計更為嚴謹的大規模研究加以證實,並明確IBD嚴重程度、累及範圍及病程對淋巴瘤發病有無影響。

IBD合並白血病

  1980年,法布裏(Fabry)等最早報告了5例UC合並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病例。至1986年,共有23例IBD(16例UC,7例CD)合並白血病的報告。IBD平均發病年齡為30.7歲,白血病平均診斷年齡為46.3歲,所有患者IBD均早發於白血病,平均早13.8年。但近年來也有白血病早發於IBD的報告。

  由於IBD合並白血病的發病率低,已有的研究尚少,故目前尚難以判斷IBD患者中白血病的發病率是否升高。

IBD合並MDS

  MDS是一類源於髓係造血幹細胞的克隆性疾病,其主要特點是骨髓病態造血,外周血細胞減少,有進展為急性白血病的風險。MDS發病率較低,普通人群發病率為(3.5~10)例/10萬例。哈伍德(Harewood)等研究發現,IBD患者中MDS的發病率約為170例/10萬例,遠高於普通人群。但目前尚缺少大規模臨床試驗以明確IBD患者中MDS的發病風險是否升高。

  當IBD患者合並白細胞減少、中度以上貧血、血小板減少或三係均改變,或者常規治療難以改善IBD腸道症狀時,臨床醫生應想到合並血液係統腫瘤的可能;當血液係統腫瘤患者出現腹痛、腹瀉或黏液血便時,應考慮合並IBD的可能,並盡早行骨髓穿刺及胃腸黏膜組織活檢等,以明確診斷。

潛在發病機製: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易感基因

  研究顯示,16號染色體上含有核苷酸寡聚化結構域2(NOD2)基因為CD的易感基因。NOD2蛋白為蛋白酶體依賴的核轉錄因子κB(NF-κB)正常激活的重要調節因子。NF-κB在多種基因尤其是免疫係統細胞基因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故NOD2基因突變是CD發生的危險因素(圖)。

  另一方麵,NOD2基因突變可通過對NF-κB的調控影響造血祖細胞發育,從而增加血液係統腫瘤發生風險。

免疫異常

  IBD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越來越多的證據提示,血液係統腫瘤如MDS發病也與自身免疫有關。MDS患者體內有自身免疫性T淋巴細胞克隆性增殖,有些MDS患者淋巴細胞分泌過量白介素1(IL-1)、IL-6和TNF-α等在IBD發病中起重要作用的細胞因子。

  因此,IBD和MDS可能存在共同的免疫異常。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共同的免疫異常導致了這兩種疾病的發生,還是一種疾病導致的免疫抑製促進了另一種疾病的發生。

免疫抑製劑

  藥物治療,尤其是免疫抑製劑和生物製劑增加淋巴瘤發病風險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但目前尚無藥物治療增加白血病、MDS發病風險的報告。

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異常在血液係統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提示,染色體異常導致IBD和血液係統腫瘤同時發生。研究者認為,染色體異常導致IBD的發生主要是通過誘導致結腸炎性單核細胞的產生來實現。這類單核細胞在腸道菌群抗原刺激下可產生大量促炎因子,並具有抗凋亡活性,從而誘導腸道內過度免疫應答,促進IBD發生。

感染

  血液係統腫瘤患者因中性粒細胞吞噬和殺傷能力降低而好發感染,尤其是腸道感染,這可能在IBD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治療選擇:造血幹細胞移植具優勢

  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是根治血液係統腫瘤的最佳選擇,移植後患者合並的活動期IBD多可得到緩解或治愈。

治療血液係統腫瘤的同時 可改善IBD症狀

  有學者報告,11例IBD(7例CD ,4例UC)合並血液係統腫瘤(10例白血病,1例MDS)患者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中位隨訪34個月,1例死於肺部真菌感染,其餘10例均存活。除1例在移植後早期有輕度CD症狀外,其餘患者IBD症狀均得到緩解。並且完全撤除預防性免疫抑製劑後,結腸鏡檢查及活檢未發現異常病理改變。

治療後遠期複發情況

  也有學者報告,1例CD合並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自體HSCT,術後淋巴瘤和CD均得以緩解,但移植後8年CD複發。研究者認為,自體移植可通過免疫係統重建來長時間消除活化T淋巴細胞,但不能改變患者的易感基因和環境因素,故疾病複發。

改善IBD症狀的相關機製

  HSCT改善IBD症狀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① 移植後重建的免疫係統替代了原有導致腸道慢性炎症的異常免疫係統;② 預處理方案既有清髓性,又有極強的免疫抑製作用;③ 移植後長期應用免疫抑製劑可預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同時起到預防IBD複發的作用;④ 長期應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藥改變了腸道菌群。

自體移植與異體移植

  由於自體移植不能改變IBD的基因易感性,因而其疾病複發風險可能高於異體移植。但也有學者認為,自體移植雖不能改變患者的IBD易感性,但隻要不暴露於特定的觸發因素,就可維持長期緩解。

關鍵字:炎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血液係統腫瘤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