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羅伊(Roy)等將生物光學技術應用於臨床實踐,即用一種四維彈性光散射指紋圖譜儀技術(4D-ELF)對結腸黏膜微循環係統進行定量檢測。他們應用這項技術的研究提示,檢測腸黏膜的微循環血容量,有可能預測早期癌變,因此4D-ELF有望應用於結直腸癌的篩查並進行精確的危險程度分層。這篇論文發表在《胃腸病學》雜誌[Gastroenterology 2008,135(4):1069]上。
體內黏膜的早期血供增加(EIBS)局限於有癌變傾向的區域。研究者應用一種內鏡可匹配的新型分光鏡探針檢測黏膜微循環中的氧合血紅蛋白和還原血紅蛋白量。研究納入222例患者,檢測其在內鏡下提示為正常盲腸、橫結腸和直腸黏膜內的微循環血容量。如果患者有結腸息肉,則檢測息肉組織以及息肉近端10 cm和遠端30 cm的正常黏膜組織的微循環血容量。
結果顯示,探針可非常準確地檢測血紅蛋白的含量。息肉遠端30 cm以內黏膜的EIBS與腺瘤組織近似,氧合血紅蛋白和還原血紅蛋白的檢測情況也近似,還原血紅蛋白的效應值稍大。EIBS與腺瘤大小相關,而增生性(非腺瘤性)息肉則不存在EI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