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壇網訊(記者匡遠深)82歲的於奶奶幾天前被突發的急性膽囊炎折騰得死去活來,她輾轉京城多家醫院,都因風險大而未能手術,後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普外科,接受了在快速康複外科理論優化措施指導下實施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並很快恢複了健康。據悉,這家醫院近年來用此方法成功為30位80歲以上高齡急性膽囊炎患者解除了病痛。相關研究論文近日刊登在中國微創外科雜誌第二期上。
膽囊結石、急性膽囊炎是老年人常見病,尤其是80歲以上高齡患者多因機體器官功能衰退、基礎疾病多而增加了手術治療風險,往往導致術後康複慢、並發症多、住院時間長、費用高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普外科副教授鄭建偉博士、主任醫師袁輝生、博士生導師宋茂民教授等,針對老年人的特點,在熟練運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基礎上,與麻醉科和ICU合作,把快速康複外科理論(FTS)應用到高齡急性膽囊患者外科微創手術中,並進行了多項心理和生理幹預措施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他們選取近年來80歲以上高齡膽囊結石患者30例,進行隨機、對照、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在術後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排便時間上,FTS治療組比對照組顯著提前;在住院時間上,治療組比對照組可縮短2-3天(減少近一半);住院費用治療組比對照組可節省約10%~15%。在並發症方麵,治療組發生膽漏1例,對照組發生肺部感染和下肢靜脈血栓各1例,經保守治療後均痊愈出院。兩組並發症發生率無明顯差異,也未發生肺水腫、心衰等老年常見並發症。
據宋茂民教授介紹,快速康複外科理論是實施一係列有循證醫學證據的圍手術期處理的優化措施,其核心是減少病人的創傷和應激損害,在消除患者焦慮和取得患者積極配合基礎上,采用各種已證實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減少手術病人生理和心理的應激創傷,使病人得到快速康複。包括術前教育、縮短禁食時間,輔助硬膜外麻醉、不常規應用灌腸和鼻胃管減壓,術中低氣腹壓力(6mmHg),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控製液體輸入總量、成分和速度,防止心肺並發症的發生;術後要做到“三早”,即早用緩瀉劑、早進食、早下床活動。而對於腹腔引流正常的患者,術後12小時左右即可早拔除引流管,以促進病人腸功能的恢複及身體康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