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 影像迥異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冀鴻濤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2-03-12

 

   

  肝囊腫超聲圖像

  患者,女性,49歲,無不適,超聲體檢。超聲檢查結果見圖1,診斷為肝囊腫。

  肝膿腫超聲圖像

  患者,男性,74歲,發熱40℃伴右上腹痛3天。

  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13.2×109/L,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和CA125均為陰性。

  超聲檢查 患者入院後共接受超聲檢查4次,結果見圖2~圖5。

  ■ 點評

  肝囊腫 肝囊腫是肝髒最常見良性占位性病變,一般認為由肝內膽管胚胎發育障礙或髒器退行性變所致,生長緩慢,可單發或多發,超聲檢查能夠做出準確診斷,且較其他影像檢查方法更能真實反應囊腫結構特征。

  通過仔細觀察囊壁、囊內結構、後方回聲及周邊肝髒實質回聲,能夠與肝膿腫、肝包蟲、多囊肝、外傷性肝囊腫、肝腫瘤囊性變病變鑒別;通過變換探頭角度,可避免將肝內血管及膽管斷麵誤診為肝囊腫。

  肝膿腫 肝膿腫分為細菌性肝膿腫和阿米巴性肝膿腫,前者更為常見,臨床症狀表現為高熱、肝大、右上腹痛及壓痛等。

  肝膿腫聲像圖表現基本能夠反映膿腫形成、吸收和瘢痕化病理變化過程,文獻報告超聲診斷準確率約為95%~98%,但臨床上仍須與肝髒占位性病變鑒別,尤其是肝髒血管瘤和惡性病變。短期超聲隨訪以及經皮穿刺抽吸檢查利於肝膿腫的準確診斷。

關鍵字:肝膿腫,肝囊腫,超聲圖像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