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亞洲經濟的快速崛起,曾被認為“專屬”西方人群的炎性腸病(IBD)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東方人群,其發病率正“逼近”西方人群的發病率。IBD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由於內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對於典型UC的診斷已不再像從前那樣困難,但對於CD及不典型UC的診斷仍存在一定的疑難。為此,本期D2~D4版特選取3個具臨床意義、在診治過程中頗費周折的IBD病例與讀者分享。
——特約主任編委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陸星華教授
病曆報告
患者男性, 34歲,因間斷性腹瀉5年,伴膿血便2年,加重1個月入住我院。
患者5年前飲食不當後出現下腹持續性脹痛,伴腹瀉,約10次/日,黃稀便,無黏液膿血,無發熱。排便後腹痛緩解。自服氧氟沙星後症狀好轉,但飲食不當後複發。2年前,飲食不當後再次出現下腹脹痛,伴腹瀉,為黏液膿血便,4~5次/日,無裏急後重,無發熱。患者在外院服“參靈丸”等藥物後腹瀉好轉(2~3次/日)。1個月前出現無明顯誘因的腹痛、黏液膿血便 (4~5次/日)。10天前,患者出現肛周、咽部疼痛以及吞咽痛,全身出現多發性皮膚潰瘍且不能自愈。3天前,他出現雙膝、右足跟痛。 2年內患者體重下降約15 kg。10年前曾患闌尾炎,保守治療後好轉。
外院檢查結果:腸鏡檢查診斷為全結腸型UC;血清Na+129 mmol/L;肝腎功能和心肌酶無明顯異常。便病原體(蟲卵、蘭伯賈第蟲、隱孢子蟲)檢查結果陰性。
第1次住院(35天,誘導緩解治療,確診CD)
體檢顯示, 體溫36.8℃,呼吸率14次/分。貧血貌。頭皮、軀幹、雙下肢散在多處皮膚潰瘍、膿腫(圖1),咽後壁可見潰瘍(2 cm), 上覆白苔。無淺表淋巴結腫大。心、肺查體無異常。全腹壓痛,以下腹和中上腹為重,無反跳痛和肌緊張。移動性濁音(-)。腸鳴音亢進,10次/分。下肢活動受限,右膝、右踝紅腫、壓痛,右足跟可觸及直徑3 cm的紅腫結節,皮溫高、質硬、壓痛明顯。雙下肢無水腫。肛門口有鮮血跡,肛周有2處潰瘍,最大直徑3 cm,上覆白苔。外生殖器未見潰瘍。
血常規:血紅蛋白(Hb)103 g/L (↓),中性粒細胞78.5% (↑)。肝腎功能和電解質:白蛋白(ALB)25.8 g/L(↓),總蛋白(TP)58 g/L (↓),血沉( ESR) 67 mm/hr(↑), C反應蛋白(CRP) 18 mg/L(↑)。癌胚抗原(CEA)(-),抗核抗體(ANA)、抗可提取性抗原抗體(ENA)譜(-)。術前免疫8項均陰性。便常規:淡紅色稀便,紅細胞(RBC)10~12/HP, WBC 20~25/HP, 潛血(+)。便病原體檢查顯示:真菌、阿米巴、寄生蟲、難辨梭菌毒素均陰性(3次)。皮膚潰瘍膿腫處咽試子培養:2次(-),1次大腸杆菌(+)。
胸片未見明顯異常。膝關節正側位片:雙膝關節輕度退行性變。小腸造影未見明顯異常。第1次腸鏡檢查顯示,盲腸充血糜爛,可見1處深鑿樣潰瘍。全結腸水腫、充血,橫結腸及降結腸有多發性深鑿樣潰瘍(圖2),直腸、乙狀結腸可見多發淺潰瘍,肛周可見裂溝。第1次鼻胃鏡檢查顯示,黏膜粗糙,有多發形狀不規則潰瘍(邊界清),周邊不平,底覆清潔白苔或無苔(圖3)。
皮膚科會診考慮是壞疽性膿皮病,與IBD相關;眼科會診 未見異常。考慮到該患者的臨床表現和檢查結果,我們將診斷集中在IBD和白塞病(表1)。
治療包括:美沙拉秦、(但服用1次後腹瀉明顯加重,不除外藥物過敏,因此暫停)、左氧氟沙星(後換為舒巴坦鈉—頭孢呱酮鈉)、腸內營養(腸內營養乳劑口服 )、糖皮質激素(甲潑尼龍iv 40 mg/d×4d→60 mg/d×8d→甲潑尼龍片60 mg/d×15d)。治療後體溫、血象恢複正常,皮膚潰瘍明顯好轉,大便次數減少(2次/日)。便常規:黃色糊便,潛血(+)。
複查胃鏡:黏膜粗糙不平,可見瘢痕及數個息肉樣隆起,可見黏膜橋(圖4)。複查腸鏡:末段回腸未見異常,闌尾口周圍偶見點狀糜爛,盲腸和升結腸起始部多發不規則潰瘍,散在小息肉樣隆起,升結腸黏膜彌漫性水腫,橫結腸、降結腸有多處大潰瘍,以縱行分布為主,可見少量白苔,潰瘍間可見“鋪路石”征(圖5),降結腸病變較輕,乙狀結腸和直腸黏膜水腫,散在點狀糜爛,可見正常黏膜,與第1次腸鏡檢查比較有好轉。根據診斷標準(表2),該患者被診斷為CD。
第2次住院(10天,維持治療,出院後複發)
CRP、ESR、IBD 4項以及肝功能、便常規複查結果均正常,考慮激素已誘導臨床緩解,為了維持緩解狀態,第2次住院期間加用硫唑嘌呤(50 mg qd×3d→100 mg qd)治療。
本次出院後2周出現胰腺炎,考慮是硫唑嘌呤的副作用,遂停用。潑尼鬆龍減至20 mg, qd。
出院後第3次腸鏡檢查顯示,末段回腸未見異常,回盲瓣和闌尾口正常。盲腸和升結腸散在息肉樣隆起,彼此融合,尚光滑,質軟。橫結腸有多個小糜爛灶,盲腸—橫結腸多發白色線形瘢痕,降結腸可見多處縱行潰瘍,基底淺,尚平坦,可見少量白苔(圖6),活檢質韌,周圍黏膜不平,局部腸腔輕度狹窄,乙狀結腸和直腸黏膜變薄,血管網清晰,與第2次腸鏡檢查結果比較有好轉。
患者於第2次出院後1個月再次出現便中帶血,大便次數增至10餘次/日。出院後3個月出現肛周腫物伴疼痛,於外院行切開引流術,並且後背出現丘疹,此時潑尼鬆龍已減至15 mg ,qd,考慮病情複發,遂安排第3次住院。
第3次住院(32天,CD複發治療)
CRP、ESR 水平升高 以及ALB 水平下降。便常規有較多的紅、白細胞(WBC 20~30/HP,RBC 5~10/HP),潛血(+),IBD 4項顯示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核周型)滴度為1:160。
治療時激素加量,甲潑尼龍 40 mg,qd;來氟米特 10 mg,qd;環孢素A iv 3 mg/kg×7d→環孢素軟膠囊口服75 mg,tid×7d→100 mg /d× 8d, 75 mg /d ×17d 。
第3次胃鏡檢查顯示,黏膜不平,血管網模糊,可見瘢痕及數個形狀不規則息肉樣隆起,可見橋樣皺襞。第4次腸鏡檢查顯示,末段回腸未見異常,回盲瓣稍變形。盲腸和升結腸散在淺潰瘍和炎性息肉。肝曲—脾曲潰瘍多見且明顯,主要累及1/2~2/3腸腔。降結腸、乙狀結腸潰瘍最嚴重,環周分布,潰瘍深鑿樣,部分縱行分布,被覆厚黃白苔,活檢質軟,易出血。直腸散在點狀糜爛。肛門皮膚可見1處潰瘍。臀部皮膚散在陳舊瘢痕。
[未完待續,下接《有腸外表現的克羅恩病患者》(下)]
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