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胰腺癌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作者:一凡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12-16

  上海瑞金醫院袁耀宗教授對胰腺癌糖尿病的關係進行了總結。

  胰腺癌可致糖尿病表現

  約40%的胰腺癌確診患者有高血糖或糖尿病,其中大多數是36個月內初發糖尿病,而部分胰腺癌患者在手術後,糖尿病及葡萄糖不耐受均好轉,提示這些糖尿病是由胰腺癌所致。

  新發糖尿病患者和(或)最近開始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胰腺癌危險最高。在我國,胰腺癌患者中的糖尿病發病率達34.63%,且多為新發糖尿病。在胰腺癌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中,約74.56%在癌症確診前2年內才發生糖尿病,僅5.9%糖尿病病史>10年。

  這提示胰腺癌可能導致新發糖尿病或加重原有的糖尿病。但長期患糖尿病者在其最初發生糖尿病或剛接受胰島素治療時,為何未發生胰腺癌?推測可能存在有別於1、2型糖尿病的、未知類型的“胰腺癌相關糖尿病”。

  糖尿病是胰腺癌危險因素

  薈萃分析顯示,糖尿病患者較非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危險增加約80%;雖然發病風險隨著糖尿病持續時間的延長而逐漸降低,但長病程糖尿病仍是胰腺癌的獨立危險因素。一項較大的人群調查顯示,與正常人群相比,新發糖尿病患者在診斷糖尿病3年內,胰腺癌患病幾率提高8倍。還有研究顯示,該幾率在亞裔人群中可能更高。

  有研究顯示,胰腺癌伴新發糖尿病的患者外周血和癌組織中的胰高血糖素與胰島素比值明顯增高,提示對於一定年齡的新發糖尿病患者,該項指標異常可能對胰腺癌的發生具有提示意義。

  二甲雙胍與胰腺癌

  在胰腺癌倉鼠模型中,二甲雙胍可快速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胰島素水平,明顯抑製胰島細胞增生和胰腺腺管細胞增殖,從而預防胰腺癌發生。

  一些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二甲雙胍可能能夠降低癌症發生風險,接受二甲雙胍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所有類型癌症的危險較接受其他藥物治療者明顯降低。另一項納入1萬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顯示,接受二甲雙胍治療者的腫瘤相關死亡率較接受其他藥物治療(如磺脲類藥物和胰島素)者明顯降低。

  胰島素與胰腺癌

  長期接受胰島素治療患者的胰腺癌危險可能明顯增加,這或許是一個重要發現。

  胰島素可通過提高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生物利用度來促進細胞增殖及減少凋亡,但有關高胰島素血症對胰腺癌發生危險影響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雖然在體外研究中胰島素可促進胰腺癌細胞株增長,但外源性胰島素可抑製胰腺癌倉鼠的癌細胞生長。現有非對照研究也不支持治療用胰島素可增加癌症發生風險。故胰島素與胰腺癌關係的研究尚有待深入。

  糖尿病是胰腺癌危險因素之一,而胰腺癌高危人群新發糖尿病則可能是胰腺癌發生的初期症狀或預警信號。對於胰腺癌高危人群的新發糖尿病,須慎重選擇抗糖尿病藥物,以降低胰腺癌發生危險。

關鍵字:糖尿病,胰腺癌,二甲雙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