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11日,由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主辦的中華醫學會第11次全國消化係統疾病學術會議在杭州市洲際酒店和杭州大劇院舉行。全國各地2000餘名從事消化係統疾病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的醫師和學者參加了此次盛會。正如大會主席樊代明院士所說,本次大會是國內本年度消化病學界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盛會。在本期《消化·肝病周刊》的D1和D2版,我們刊登部分學者的精彩報告,供讀者參考。
篩查、早診早治和綜合預防
中國大腸腫瘤共識意見解讀
在第一天的全體會議上,上海仁濟醫院的房靜遠教授解讀了《中國大腸腫瘤篩查、早診早治和綜合預防共識意見》。該共識意見於今年10月中旬在上海獲得通過。
大腸腫瘤的篩查
在我國,大腸腫瘤發病率從50歲開始明顯升高,75~80歲達峰值,然後緩慢下降。國外研究結果顯示,對於76~85歲的高齡人群,不必接受大腸癌的篩查。我國人口眾多,醫療資源有限,不宜進行適齡人群的全結腸鏡直接檢查,宜采用初篩確定高危人群,繼而行結腸鏡檢查的方法。
篩查方法應包括便潛血檢測、基於高危因素的問卷調查、全結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等,糞便DNA檢測、CT結腸成像檢查暫不建議用於人群篩查。
伺機性篩查也稱機會性篩查或個體篩查(圖1),該方法有效,且節省醫療資源,是適合我國國情的篩查模式。
大腸腫瘤的診斷
結腸鏡配合病理檢查是診斷大腸腫瘤的標準方法。充分的腸道準備和退鏡時仔細觀察有助於提高大腸腫瘤的檢出率。
對於早期大腸癌,內鏡下的形態可被分為兩個基本類型,即隆起型和平坦型。如內鏡下發現平坦型病變,建議不進行活檢。
內鏡下黏膜染色技術可顯著提高微小病變尤其是平坦型病變的檢出率,並可更清晰顯示所見病變的邊界和表麵結構,有助於結腸鏡下初步判斷病變性質。
放大內鏡結合腺管開口分型有助於判斷病變性質和浸潤深度,繼而有助於決定是否可行結腸鏡下治療。窄帶內鏡(NBI)下血管分型有助於腸道腫瘤性和非腫瘤性病變的鑒別,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可幫助醫師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
超聲內鏡技術有助於大腸癌浸潤深度的判斷,對大腸癌T分期的準確性較高,對於判定病變是否適合內鏡下治療有一定的幫助。
大腸腫瘤的早期治療
早期大腸癌的內鏡下治療適應證包括浸潤深度局限於黏膜層的黏膜內癌和浸潤深度局限於黏膜下淺層(sm1)的黏膜下癌。嚴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礙、生命體征不穩、神誌障礙等全身性疾病或妊娠期為早期大腸癌內鏡下治療的禁忌證。
對於內鏡切除的標本,須經過病理醫師的評估,根據病理結果判斷是否需要追加外科手術治療。
大腸腫瘤內鏡處理後的監測與隨訪
內鏡下摘除大腸腺瘤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大腸癌的發生,但腺瘤有明顯的再發傾向。間歇期大腸癌發生率為0.3%~0.9%,篩查和隨訪中要重視間歇期大腸癌的發生。
關於大腸腫瘤內鏡處理後的監測與隨訪見圖2。
大腸腫瘤的預防
內鏡下摘除大腸腺瘤不能預防其再次發生。
對於大腸癌的化學預防(即大腸癌的一級預防)應包括針對腺瘤的初發腺瘤一級預防和預防內鏡下摘除後再發的二級預防。
一級預防包括改善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對於血葉酸水平較低者,可適當補充葉酸;戒煙等。
對於大腸腫瘤的高危人群[年齡>50歲(尤其是男性)、有大腸腫瘤或其他癌症家族史、吸煙者、超重或有膽囊手術史、血吸蟲病史等],可考慮用包括阿司匹林等非類固醇類抗炎藥(NSAID)和選擇性環氧合酶2(COX-2)抑製劑,但要注意其副作用。
關於預防腺瘤摘除後的再發,較為公認的方法是應用NSAID和COX-2抑製劑。另外,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纖維素膳食及腸道代謝短鏈脂肪酸可能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