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5-26日,由解放軍總醫院主辦的2011北京消化內鏡節在北京召開。解放軍總醫院消化及內鏡學術會議始於1980年,以授課結合內鏡演示為特點,自1996年以來每年舉辦1次,今年是連續舉辦的第13屆會議。與往屆會議不同的是,在本屆內鏡節期間,進行大會報告的海外知名專家更多,大會安排的內鏡現場演示也更加豐富多彩,此外,大會還設立了與專家實時互動的微博交流平台,在基層醫師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本版,我們摘要介紹三位講者的精彩報告,敬請關注。
亞洲胃腸動力與神經病學會主席、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魏國安報告功能性胃腸病羅馬框架亞洲工作組的研究成果。
亞洲所麵臨的功能性胃腸病的挑戰
在上世紀,腸易激綜合征(IBS)發病率最高的地區為東歐(22%),其次為加拿大(20%)。南亞地區發病率則相對較低,為4.4%及2.7%。但在21世紀,亞洲地區所報告的功能性胃腸病發病率較上世紀有了明顯升高(圖)。亞洲地區功能性胃腸病患者的診治也麵臨諸多挑戰,包括患者眾多,但專業醫師數量較少, 發病機製解釋不清等。
羅馬標準在亞洲應用的問題
2010年,發表在《胃腸肝病學雜誌》(J Gastroenterol Hepatol)上的IB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亞洲共識指出,羅馬診斷標準在亞洲應用遇到重重困難,主要表現在:① 亞洲患者燒心症狀少見;② 對於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過度診斷;③ 對於IBS,診斷率過低;④ 易漏診便秘。
有研究者對廣州市469例有燒心或酸反流的患者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在這些患者中,32.8%為食管炎,1例為食管癌,5.1%為消化性潰瘍,0.6%為胃癌。另外,在186例無燒心或酸反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31.7%的患者存在病理性食管酸反流,48.9%存在燒心。
亞洲IBS患者臨床症狀有所不同
西方學者認為IBS具有以下特點:① 女性多見;② 疼痛為主要症狀;③ 下腹痛多見;④ 胃腸運動功能紊亂;⑤ 患者有行為異常。
而亞洲學者們則認為不然,他們認為:① IBS男女比例相當;②胃脹氣更多見;③上腹痛多見;④ 與飲食密切相關;⑤ 多經過會診才能最終確診。
研究表明,在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巴基斯坦以及新加坡等國家,對IBS患者采用羅馬Ⅱ或羅馬Ⅲ診斷標準進行診斷,最終的結果差異很小。
對於亞洲IBS患者,胃部脹氣是診斷的首要症狀。不同國家的IBS患者,其腹痛部位也有較大差異,例如,印度患者上腹痛最多見,新加坡患者中腹痛最多見,而英國患者則最多見下腹痛。
羅馬Ⅲ標準同時規範了對大便性狀的描述,共分為7種,其中僅對於第5種的認定(是軟便還是硬便)與亞洲共識略有出入。
總之,羅馬標準對於亞洲胃腸功能性疾病臨床診斷的作用是促進還是阻礙,仍然需要進行進一步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