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
FAP可使40~50歲人群CRC發病危險增加100%。美國消化內鏡學會(ASGE)建議,對所有APC基因突變的FAP患者從10~12歲起,每年進行1次乙狀結腸鏡檢查,直至40歲。如果在此期間未發現息肉,可改為每3~5年進行1次篩查。
對於衰減型FAP,因病變多數位於近端結腸,惡變風險高,應每年進行結腸鏡檢查。一旦患者進展為多發性腺瘤,應考慮進行結腸切除。
遺傳性非息肉病性CRC(HNPCC)患者
HNPCC約占全部CRC的5%。80%的HNPCC患者可進展為CRC,其癌變特點為病灶多位於近端結腸到脾區,發病年齡早,中位發病年齡為42歲,其中5%的CRC發生在30歲以前。鑒於HNPCC患者在檢查正常後42個月內可能發生癌變,篩查間隔時間應短於普通人群。ASGE推薦,篩查起始年齡應為20~25歲,或較家庭成員中最早患CRC者的患病年齡提前10年開始,篩查間隔時間為1~2年。對於>40歲的患者,推薦每年進行1次結腸鏡檢查。
炎性腸病(IBD)患者
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均可增加CRC危險。ASGE推薦,對於IBD患者,從診斷IBD(至少有1/3結腸受累)後8~10年開始,每1~2年進行1次結腸鏡篩查,另外,在從盲腸到直腸的結腸4個象限每隔10 cm進行活檢,以便發現晚期病變。ASGE的推薦也獲得美國其他學會及英國消化學會的一致認可。
有個人或家族結腸癌史的患者
對於接受治愈性CRC切除的患者,美國癌症學會(ACS)和全美多學科聯合工作組指南推薦,對術前其他部位結腸鏡檢查正常的近端切除患者,推薦進行1年隨訪,如正常,則此後3年和5年後複查結腸鏡即可。
對於接受低位直腸前切除並吻合的直腸癌患者,推薦其結腸鏡篩查方法與近端結腸癌一樣,並額外推薦每3~6個月進行1次直腸鏡檢查或直腸超聲檢查。對於內鏡下切除癌症性息肉的患者,推薦術後6個月時複查結腸鏡。ASGE對近端結腸癌術後的篩查推薦意見與ACS相同,但不包括對直腸癌切除後的直腸鏡檢查和直腸超聲檢查。
對於1名一級親屬或2名二級親屬有CRC者,應在40歲時開始篩查,或較家庭成員確診CRC的年齡提前10年開始篩查。
男性和女性的差異
有研究顯示,對於女性,由於其近端結腸癌發生率高於男性,故結腸鏡篩查效果可能好於乙狀結腸鏡。但也有結果相反的研究報告,即女性近端晚期結腸癌和近端腫瘤發現率均低於男性。乙狀結腸鏡可能導致2.4%的晚期結腸癌漏診。多因素分析顯示,老年、女性和遠端腺瘤是近端腫瘤的高危因素。
75歲以上者是否不再篩查
盡管CRC風險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並導致預期壽命縮短,但CRC何時不再對預期壽命有明顯影響尚不清楚。
僅2008版的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指南推薦,對於>75歲、無CRC家族史、且在50歲開始篩查、無腺瘤、癌症及任何異常發現者,可考慮停止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