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周麗雅教授
兼任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消化內鏡分會常委及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執行常委
第八屆北京國際消化疾病論壇報道6月12日下午,周麗雅教授作了幽門螺杆菌(Hp)與相關疾病的報告。周麗雅教授指出Hp感染者中有一半感染者沒有症狀,另一半感染者中,約有35%-40%會發生胃炎,8%-12%發生消化性潰瘍,1%-2%出現胃癌,另外還有少部分會出現Hp相關性淋巴瘤。會上,周麗雅教授重點報告了她負責的十一五研究課題《我國幽門螺杆菌感染診斷和治療的規範性研究》中成人部分研究結果。
研究簡介
該研究於2008-2010年開展,曆時3年,包括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製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在內的多家單位曾參與該研究。
該研究旨在比較當時與Hp關係尚不明確的4種疾病【反流性食管炎(RE),慢性淺表性胃炎(CG),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非甾體消炎藥胃黏膜損害(NSAID)】中Hp根除治療組與不根除組之間在臨床症狀、胃鏡和顯微鏡下表現等方麵的差異,Hp感染組與非感染組之間在臨床症狀、胃鏡和顯微鏡下表現等方麵的差異,以及EAC療法和序貫療法在Hp根除率方麵是否存在差異。
研究方法及分組情況見下圖,他們根據各疾病患者的核心症狀進行症狀積分,其中FD分成上腹痛綜合征(EPS)和餐後不適綜合征(PDS)。
研究結論
通過研究,他們發現:在Hp感染患者中,與對照治療組相比,Hp根除治療進一步改善了CG、FD-EPS患者的臨床症狀;進一步改善了NSAID患者胃黏膜糜爛,CG患者胃黏膜慢性炎症和炎症活動度;與Hp感染者相比,Hp陰性CG、FD患者對藥物治療的臨床症狀改善效果更佳,Hp陰性NSAID患者對藥物治療的胃黏膜糜爛效果更佳;在Hp根除率方麵,EAC療法和序貫療法在各種病種和總體上均無顯著性差異。
臨床耐藥結果
總體耐藥情況
在562株Hp菌株中甲硝唑耐藥率接近70%,約一半病人用阿奇黴素後耐藥,莫西沙星、克拉黴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藥率約35%~40%。而阿莫西林和慶大黴素和四環素的耐藥率均在5%以下;利福平的耐藥率在6%左右。對HP菌株多重耐藥情況進行分析,他們發現全部敏感的約占12%,1重耐藥約占23%,多重耐藥約占65%。
造成多重耐藥的抗生素主要是硝基咪唑類(甲硝唑)、大環內酯類(阿奇黴素、克拉黴素)、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其他均小於10%。這為醫生臨床選擇用藥給予提示。
病種、年齡、性別和時間的影響
克拉黴素和四環素的耐藥率在不同病種間存在差異。研究中還補充了對消化性潰瘍(PU)病人中Hp菌株的分析,他們發現PU病人中單藥耐藥率和多重耐藥率較其他患者低,這解釋了為何Hp在PU病人中更易根除。
對於性別方麵的差異,結果顯示阿莫西林中男性的耐藥率較高;左氧氟沙星中,女性耐藥率較高。但對於多重耐藥,男性和女性沒有顯著差異。對於年齡,他們發現年紀輕的病人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藥率較低。而不同時期(2008、2009和2010年)的Hp菌株耐藥率沒有顯著差異。
耐藥與Hp根除關係
對於耐藥與Hp根除的關係,他們發現:1. EAC療法根除失敗主要與克拉黴素耐藥有關;而序貫療法根除失敗主要與克拉黴素和甲硝唑耐藥有關。2. 體外耐藥檢測結果與實際的Hp根除率間存在差異,EAC療法中即使阿莫西林和克拉黴素均敏感,Hp根除率也沒有達到100%,隻有83.6%。而序貫療法中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和甲硝唑均耐藥的病人,也有25%的病人Hp被根除。3. 同一類抗生素在Hp菌株耐藥方麵具有明顯相關性,如果一種耐藥,預示著另一種耐藥的幾率極大。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