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DDW看經自然管壁內鏡手術發展

作者:王東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05-16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王東教授

  在今年DDW上,經自然管壁內鏡手術(NOTES)會議的主題為“NOTES 2011:我們已經到達那裏了嗎?” 有關的專題演講共有6場。

  在會上,筆者作了兩個口頭報告,介紹了我國在NOTES方麵的一些工作。第一個報告是關於無腹腔鏡輔助的完全NOTES下進行的肝囊腫開窗術,這是一項新術式,之前未見報告。無腹腔鏡輔助的NOTES肝囊腫開窗術的主要難點除了所有NOTES都麵臨的切口閉合問題外,還有兩個新的技術挑戰:一個是如何在腹腔中尋找和鑒別肝囊腫,我們采用的方法是在腹壁觸診,內鏡在腹腔內追尋腹壁的觸診點,以及利用明顯腹腔解剖學標誌來進行定位和導航;另一個難點在於如何在無輔助的情況下切除囊壁,因為囊壁非常滑,用單個圈套器無法套住囊壁,隻有采用雙器械配合的方法才能切除,我們通過內鏡兩根活檢管道分別插入電活檢鉗和電圈套器,圈套器事先套在活檢鉗外麵,活檢鉗抓住囊壁後把圈套器前推套住並切下囊壁。

  在另一個報告中,筆者介紹了一種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更加簡單和有效的人體胃壁切口縫合方法,主要是在切口內置入氣囊來輔助縫合。

  一些來自國外學者的報告值得關注。如格拉德(Grarud)介紹了胃鏡和腹腔鏡聯合切除胃內巨大病變的方法,術者通過腹腔鏡在胃壁外觸動和向內壓病變,然後采用胃鏡切除病變。阿紮蒂尼(Azadani)報告,在活體動物胃內置入測壓管,並分別采用人工手術絲線、止血夾以及3種縫合裝置(T-Tag縫合、Padlock-G和OVESCO)縫合胃壁切口,然後測量各自可承受的最大壓力。結果顯示,手術絲線和T-Tag縫合效果最好。

  庫雷利(Curell)報告,在動物試驗中,先按內鏡下經皮胃造瘺術的方法把胃壁和腹壁用絲線連起來而不打結固定,然後在絲線穿過處進行胃壁切開,最後收緊絲線將胃壁和腹壁一起打結縫合,術後見胃壁與腹壁粘連在一起。斯萬斯特倫(Swanstrom)則就NOTES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作了專題演講。我國香港的趙偉仁教授就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作了交流。

  此外,在本屆DDW上,還有18篇NOTES相關研究通過壁報進行了展示。(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王東 發自美國芝加哥) 

  ■參會感受

  從今年DDW看,目前NOTES進展不是很大,最大一個瓶頸就是NOTES專用器械的研發。相信隨著器械的進步,NOTES會對人類的醫療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王東 

關鍵字:DDW,內鏡手術,NOTES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