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後腹脹伴消瘦

作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科 劉彬彬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9-12-24

  病曆摘要

  患者,男,38歲,已婚,幹部。因反複餐後腹脹消瘦2年,於2003年9月17日入院。

  患者兩年前出現餐後腹脹,多在進餐後30分鍾發生,伴噯氣,偶有反酸;無惡心、嘔吐,無腹痛、腹瀉。右側臥位、膝胸位或反複噯氣及肛門排氣後腹脹可以減輕。進食肉類、蔬菜或者過量飲食後腹脹加劇。於當地醫院做胃鏡示“慢性淺表性胃炎”,診斷為“胃腸神經官能症”,服用嗎丁啉、雷尼替丁無效。患者進食量漸減少,體重持續下降,曾就診於當地診所,服用中成藥(具體不詳)有所緩解。1年前來北京就醫,診斷為“胃下垂”,繼續中藥治療無效。11個月以前曾在外院做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胃正常,十二指腸球部充盈良好,十二指腸水平部增寬橫徑5cm,其前方有長約1.5cm的透亮帶,鋇劑少量通過”。10個月以前於當地醫院查甲狀腺素、血糖、血沉及腹部B超正常。自發病以來,患者食欲精神一般,無多飲、多尿、口渴、心悸、水腫等。大便2天1次,成形。2年來體重漸下降約20kg。

  既往史1994年曾患“十二指腸潰瘍”,應用抑酸藥治療效果佳。否認慢性病史,對青黴素過敏。吸煙5年,約20支/天,已戒煙近10年;偶少量飲酒。家族中無類似疾病患者。

  入院查體T 36.5℃,R 22次/分,HR 82次/分,Bp 130/70mmHg,體重48kg,身高179cm。

  發育正常,體型消瘦,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心肺無異常;腹部平軟,未見腸型、胃型蠕動波,無腹壁靜脈曲張。全腹無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未觸及包塊,肝脾肋下未及,腸鳴音正常。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血沉均正常;尿便常規正常,大便潛血陰性。血生化、肝腎功能、血脂正常。凝血各指標、甲狀腺功能均正常。腫瘤指標亦均在正常範圍以內。胃鏡示慢性淺表性胃炎。腹部X線平片示:胃泡明顯增大,胃內可見一長約10.5cm氣液平麵。消化道造影顯示(見圖1):①無力型胃;②十二指腸降部憩室;③十二指腸擴張,排鋇慢,符合十二指腸淤積症。腹部B超示左腎靜脈管腔增寬明顯,可能為腸係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征。腹部CT掃描未見占位性病變,肝膽脾未見異常。腸係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夾角為33.5度(見圖2、3),未見明顯腸受壓征象,十二指腸降部腸腔內可見積氣及造影劑,無明顯擴大。

診斷 腸係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形成壅積,即腸係膜上動脈綜合征(SMAS)

 病例討論

  該患者出現反複餐後上消化道症狀並伴有體重明顯下降,首先考慮有無消化道腫瘤的可能,但是患者病程長達兩年時間,反複發作,曾在多家醫院多次查胃鏡、腫瘤指標均未見明顯異常,在我院也複查了胃鏡和腫瘤指標亦無異常,因此不支持上消化道腫瘤的診斷。其次,患者消瘦明顯,多次行甲狀腺功能、血糖、肝功能、腎功能等檢查均無異常,也無臨床高代謝、高消耗或營養物質大量丟失等全身疾病所致的消瘦。

  從臨床表現看,患者的症狀與進食密切相關,體重的減輕與攝食量的減少相平行。外院1年前上消化道造影檢查提示有十二指腸淤滯的表現,同時其症狀有一個特點,即在側臥、膝胸臥位後症狀可自行緩解,因此考慮此患者十二指腸淤滯的原因為可逆性的。

  引起本病原因很多,其中腸係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形成壅積的居多(大約占50%)。其他原因有:①先天異常,如環狀胰腺壓迫十二指腸降段、十二指腸先天性狹窄或閉塞等,患者既往體健,成年發病,顯然不支持先天性因素所致。②腫瘤:十二指腸腫瘤、腹膜後腫瘤、腸係膜囊腫等,為了明確診斷,並且排除腫瘤的可能,為患者行腹部CT檢查,沒有見到腫瘤的征象。③十二指腸遠端或者空腸近端炎症和浸潤性疾病如Crohn病、進行性係統性硬化症等,該患者沒有這方麵的證據。④膽囊和胃手術後發生粘連牽拉十二指腸、胃空腸吻合術後粘連等,患者沒有手術史,不考慮此診斷。因此,結合輔助檢查(上消化道造影、B超、CT等)考慮該患者為腸係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形成壅積,即腸係膜上動脈綜合征。

  患者入院後治療包括:⑴靜脈補充營養,給予脂肪乳劑、氨基酸、糖類等營養物質靜脈點滴;⑵口服促動力藥物,鹽酸伊托必利(瑞複啉)50mg tid、靜脈點滴紅黴素;⑶鼓勵患者進食,加強營養,少食多餐,每天進食6餐,進食後側臥位或者膝胸臥位30~40分鍾。經過治療,患者進食量增加,體重增加(在22天內從48kg增加至52.5kg),症狀明顯好轉出院。

  腸係膜上動脈綜合征(SMAS)最早是在1861年由Von Rokitansky首先描述的,其後在英文文獻中大概有400個病例報告。其發病率各家報告不一, Shetty報告,在上消化道造影中的檢出率大約為0.013~0.3%,其中女性大約占2/3;75%的患者年齡在10~30歲之間。

  SMAS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和獲得性解剖學改變,先天性包括:①腸係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夾角或者間距太小。正常間距為10~20mm,正常夾角38~60度,平均45度。而SMAS患者夾角可以減小到6~25度,間距縮短為2~8mm。②腸係膜上動脈起源位置過低,低於第一腰椎水平。③Treitz韌帶過短,懸吊位置過高。獲得性包括:消瘦、體重迅速下降,此時後腹膜及腸係膜脂肪組織減少,內髒下垂腹壁鬆弛;腰椎前突過度,多見於脊柱的畸形和手術等造成的長期軀體過後伸位。

  SMAS的臨床表現為反複發作的餐後上腹部脹滿不適、嘔吐,轉換體位可以緩解。有人認為上消化道造影是診斷SMAS的金標準,其典型征象是十二指腸水平段或者升段鋇劑通過受阻,呈特征性的“筆杆樣”或者“刀切樣”壓跡;近端十二指腸有不同程度的擴張,鋇劑淤滯;改變體位梗阻可減輕或消失,鋇劑通過梗阻部位。

  其他輔助檢查:B超可以顯示腸係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的夾角,有輔助診斷作用。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能夠直接看到腹部血管情況,但是臨床上由於費用昂貴和有創性使之應用受限。CT,特別是螺旋CT血管再成像,可以明確十二指腸、腸係膜上動脈和主動脈的關係,同時有助於排除十二指腸腔內病變,或其他使十二指腸受壓的情況,如腫瘤等。上消化道內鏡檢查也可以幫助排除腫瘤及潰瘍等疾病,有文獻報告,超聲內鏡可以觀察到主動脈與腸係膜上動脈的關係。

  SMAS首選內科治療,大部分患者經過內科治療後症狀可緩解,僅少數需要外科治療。該患者經過內科治療症狀緩解,效果良好。

關鍵字:腹脹,消瘦,腸係膜上動脈綜合征(SMAS)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