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伴新發糖尿病患者一例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消化科 平靜娜 袁耀宗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3-18

病曆簡介

  患者女性,48歲。因主訴“中上腹疼痛伴尿色加深1月餘”於2007年5月31日入院。 

  患者於2007年4月底無明顯誘因出現中上腹陣發性絞痛、腹脹伴尿色加深。皮膚鞏膜輕度黃染,體重下降10 kg。2年前因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少就診,被診斷為糖尿病(DM),口服格列齊特(80 mg,tid),血糖控製尚可。近1個月血糖控製欠佳,門診隨訪加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預混30 R,正在調整劑量中。 

  體檢 皮膚鞏膜輕中度黃染、中上腹輕壓痛。無肌衛、反跳痛,腹部未及異常包塊,移動性濁音(-)。 

  輔助檢查 空腹血糖升高(10.7 mmol/L),癌抗原19-9升高(635.06 U/ml ),癌抗原125、癌胚抗原及甲胎蛋白正常;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739 IU/L)、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300 IU/L)及堿性磷酸酶(AKP,174U/L)升高,γ-穀氨酰轉移酶升高( 1192 U/L),總膽紅素(TB,40.3 μmol/L)和直接膽紅素(18.5 μmol/L)升高,其餘肝功能指標在正常範圍。腎功能、電解質及血常規檢查結果正常。 

  腹部CT及磁檢查共振成像(MRI)提示胰頭占位,直徑約為3.8 cm,惡性腫瘤可能性大(圖1和2)。 

  治療 入院後於2007年6月6日對患者行根治性切除(Child術),術中見胰頭部5 cm質硬腫塊,活動度欠佳。 

  術後病理 胰頭導管腺癌Ⅱ級(圖3、4),累及十二指腸肌壁及神經、脈管。腸係膜上動脈旁淋巴結轉移性腺癌2/2.“肝動脈旁淋巴結”1枚腺癌轉移,分期為ⅡB期。術後使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預混30R(用量較術前減少)調整1周後,血糖穩定在正常範圍。

  圖1 腹部CT增強顯示,胰頭壺腹部片狀強化,邊界欠清;肝內膽管、主胰管擴張明顯。

圖2 腹部MRI增強顯示,胰頭見一直徑約2 cm腫塊,邊界模糊,輕度強化,肝內膽管、主胰管擴張

圖3、4 術後病理結果,胰腺正常小葉結構消失,腫瘤細胞排列成腺管樣,篩孔狀,條索狀,浸潤性生長,細胞大小不一,異型明顯。病理診斷為胰腺導管細胞癌。 

討論與分析 

  新發DM與胰腺癌

  患者自發現DM至出現胰腺癌症狀間隔約11個月,屬於新發DM。確診後服用胰島素促泌劑,初期血糖控製良好,在胰腺癌症狀出現前約1個月開始出現血糖控製不佳,須加用胰島素。術後血糖控製良好,胰島素用量較術前減少。 

  有關新發DM時間定義尚無統一意見,大致為2~3年內,但目前更多認為新發DM是指糖尿病病程≤2年者。新發DM可能有兩種情況:① 單純2型DM,指服用胰島素促泌劑控製血糖,繼而患胰腺癌;新發DM和胰島素促泌劑都是胰腺癌危險因素;② 胰腺癌相關DM(PaC DM),是胰腺癌的一種早期表現。 

  發生PaC DM的可能機製:癌細胞破壞β細胞,使胰島素分泌減少;癌細胞的分泌產物具有代謝活性,DM可被看作是伴癌綜合征;胰腺癌同樣可導致胰島素抵抗而引起DM。 

  該患者首先是單純2型DM,單用格列齊特控製良好;之後發生胰腺癌,血糖控製不佳,可能是2型DM與PaC DM共同作用的結果;腫瘤被切除後,患者血糖控製良好,胰島素用量較術前減少,可能是術後僅存在2型DM或者PaC DM作用明顯減少所致。 

  如何區分 2型DM與PaC DM 

  如果可通過某些指標鑒別出PaC DM與2型DM,將有助於胰腺癌的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改善生存。 

  有研究表明,當發現新發DM同時伴有ALT、TB及AKP升高時,需要警惕患胰腺癌的危險。 

  還有學者報告,胰腺導管細胞癌相關性DM患者的血清胰高血糖素/胰島素比值明顯高於2型DM患者,該比值有助於鑒別是腫瘤所致的DM還是單純的2型DM。 

  另有學者報告,唾液中4個mRNA生物標誌物(KRAS、MBD3L2、ACRV1及 DPM1)早期診斷胰腺癌敏感性和特異性較好。 

  對存在胰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進行篩查,然後通過一些敏感性和特異性較好的標誌物檢測及影像學檢查,可早期明確胰腺癌的診斷。[9540201] 

關鍵字:DM,胰腺癌,血糖,胰島素,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