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駐地記者 孫國根)7月11日記者獲悉,國內首部反映消化性潰瘍診療現狀《領航計劃·中國消化性潰瘍診療現狀白皮書》在上海消化病學術大會上正式發布;該疾病作為消化係統的常見病,在普通人群中,終身患病率為5%~10%,而中國消化性潰瘍患者主要發病群體為中青年人群,近七成患者處於活動期;專家認為如出現上腹部疼痛、脹滿、反酸和噯氣等典型症狀時,應及時就醫,對於一些無症狀的患者,醫生更需要提高鑒別能力。了解目前消化性潰瘍的診療現狀和臨床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為規範化診療提供方向十分必要。
據悉,該白皮書項目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司局指導, 1月正式啟動調研,曆時半年,結合專家組的建議確定調研內容,開展全國廣泛調研,覆蓋7大區域、25個省份的800名醫生和數千名患者。
本次調研結果顯示,除消化性潰瘍患者主要發病群體為中青年人群,近七成患者處於活動期外,四成患者認為本次患病對生活有很大影響,常見症狀主要有上腹痛、脹、反酸、噯氣等,這些症狀嚴重地降低了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生活質量,給他們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身心負擔。從病因來看,消化性潰瘍的病因主要為幽門螺杆菌感染,以及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的應用是潰瘍的主要病因,藥物引起的潰瘍比例逐漸增加,需要引起臨床關注。
專家認為,由於抗生素耐藥增加,導致幽門螺杆菌根除困難,非甾體抗炎藥廣泛使用,以及老齡化人口中常見的抗血栓治療等,使消化性潰瘍的診治較以往更具挑戰。
白皮書認為,醫患雙方在評估當前藥物治療方案時,整體滿意度較好,但仍存在需要進一步改善的未滿足需求,如藥物的服用便利性不足,患者依從性不佳,藥物間存在相互作用,症狀緩解較慢,難以滿足患者迅速改善健康狀況的期望。提示在治療選擇時,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可以考慮服用方便,藥物相互作用小,快速緩解症狀的藥物進行優化治療。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作為一類全新機製的抑酸藥物,相較於質子泵抑製劑具有一定優勢:快速起效,強效抑製,服用方便,藥物間相互作用小等,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鄒多武教授表示,該白皮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中國消化性潰瘍的診療現狀,希望未來通過白皮書推廣,提高公眾對於消化道健康的關注和重視,推動中國消化健康診療向更高水平發展。
攝影:孫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