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中的“鉛管征”

作者:華夏影像診斷中心 來源:華夏影像診斷中心 日期:23-03-09

鉛管征見於腹部平片、CT及MRI中,表現為結腸袋消失,結腸均勻變細,呈鉛管樣改變。見於慢性結腸炎患者,以潰瘍性結腸炎較多見。

鉛管征

【影像表現】

鉛管征見於腹部平片、CT及MRI中,表現為結腸袋消失,結腸均勻變細,呈鉛管樣改變。見於慢性結腸炎患者,以潰瘍性結腸炎較多見。

潰瘍性結腸炎

1.病理與臨床

潰瘍性結腸炎是最常見的大腸非特異性炎症性病變,病變以潰瘍為主。首先侵犯直腸,以後沿乙狀結腸向上上發展。病變早期為局部結腸黏膜廣泛的充血水腫,並可形成無數微小膿腫,破潰後形成大小不等的潰瘍。病變愈合時,黏膜下層多有大量纖維組織增生,沿結腸長軸發展,纖維疤痕的收縮使腸腔變窄,腸管縮短,形似直筒狀。

潰瘍性結腸炎常見於青壯年,20~40歲多發,性別無差異。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和便血。

2.影像學表現

CT和MRI檢查價值有限。影像學檢查以氣鋇灌腸雙重對比造影較理想,但應注意控製灌腸壓力和速度,避免引起出血和穿孔,尤其是急性發作期禁忌灌腸檢查。以下主要介紹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造影表現。

(1)黏膜表麵顆粒狀改變顆粒大小不一,形態不規則,直徑一般在1~3mm,結腸無名溝顯示模糊或消失。當腸黏膜有糜爛時,呈現許多細微的針尖狀鋇影,使黏膜的顆粒表現更為明顯。

(2)潰瘍形成在氣鋇雙重對比相上,鋇劑附著欠佳,形成以中央密度較高,邊緣淺淡模糊的鋇點或鋇斑,較大的活動性潰瘍,呈彌漫性,連續性和均勻一致的鋇點和鋇斑,大小約1~4mm,周圍無明顯隆起,潰瘍的大小相對一致。腸壁雖無正常柔軟性,但腸管尚有一定的伸展性,未充分擴張的腸管黏膜紋水腫、增粗,表麵可見潰瘍龕影,較大較深的潰瘍龕影在腸輪廓外緣,可見“T”字型或鈕扣狀龕影。

(3)黏膜麵息肉形成緩解期潰瘍麵愈合與黏膜過度增生修複,則形成息肉樣改變,稱為炎症後息肉或假息肉。表現為多發性彌漫性分布,呈類圓形、棍棒狀、樹枝狀或絲狀,息肉較假息肉表麵光滑,可與潰瘍同時存在。

(4)腸管變形表現為腸袋消失、腸腔狹窄及腸管短縮,呈鉛管樣改變。在急性期明顯,隨著炎症的消退,可恢複部分袋形,但黏膜麵的無名溝難以恢複。

潰瘍性結腸炎氣鋇灌腸雙重對比造影圖像

顯示結腸黏膜顆粒表現、腸腔狹窄、腸袋消失,呈鉛管樣改變(a、b)、多發息肉樣改變(c)

3.鑒別診斷

(1)克羅恩病(Crohn病)克羅恩病的腹瀉一般無肉眼血便,結腸鏡及X線檢查病變主要在回腸末段和鄰近結腸且呈非連續性、非彌漫性分布並有其特征改變,與潰瘍性結腸炎鑒別一般不難。潰瘍性結腸炎與結腸克羅恩病的鑒別要點是:潰瘍性結腸炎病變從肛端直腸開始逆行向上擴展,病變呈連續性和彌漫性。如見直腸不受累的結腸病變、病變腸段間有正常黏膜的腸段(非連續性)、縱行潰瘍間有正常周圍黏膜(非彌漫性)則為克羅恩病特征;廣泛的肛周病變、瘺和腹腔膿腫僅見於克羅恩病;腸腔明顯狹窄多見於克羅恩病;活檢如見非幹酪樣肉芽腫支持克羅恩病診斷。

(2)結直腸癌多見於中年以後,直腸指檢常可觸到腫塊,結腸鏡與X線鋇劑灌腸檢查對鑒別診斷有價值,活檢可確診。須注意潰瘍性結腸炎也可引起結腸癌變。

(3)其他感染性炎症(如腸結核、沙門菌結腸炎、耶爾森菌腸炎、空腸彎曲菌腸炎、抗菌藥物相關性腸炎、真菌性腸炎等)、缺血性結腸炎、放射性腸炎、膠原性結腸炎、白塞病、結腸息肉病、結腸憩室炎等應和本病鑒別。

關鍵字:,鉛管征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