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杆菌根除治療進入精準時代——廣藥大附一院消化內科開展幽門螺杆菌培養及藥敏檢測

作者:佚名 來源:廣藥大附一消化內科 日期:23-02-07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我國最新胃癌年發病率為29/10萬(GLOBOCAN2018),每年新發胃癌41萬例。幽門螺杆菌(Hp)感染和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根除Hp可降低胃癌及其癌前病變發生的風險,是有效預防胃癌的一級預防措施之一。

        我國目前的Hp感染率為40%-60%。Hp感染患者中15%-20%發生消化性潰瘍,5%-10%發生Hp相關性消化不良,1%發生胃惡性腫瘤(胃癌、MALT淋巴瘤),多數感染者無症狀,但所有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即Hp胃炎,盡早根除Hp可有效預防此類疾病發生。Hp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主要是經口傳播),因此Hp感染有家庭聚集現象和家庭成員共同根除治療的必要,根除Hp可有效減少傳染源。

        2022年5月由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製定的《第六次全國幽門螺杆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非根除治療部分)》指出,Hp胃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無論有無症狀或並發症,隻要證實Hp感染且不存在抗衡因素者,都需要接受根除治療。而規範化方案的選擇對於Hp根除的療效具有重要意義。

        在抗生素耐藥性日益增加的時代,與傳統的經驗療法相比,在首次治療開始前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基於藥敏結果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可以達到提高根除率、減少重複治療之目的,避免由於反複治療而使Hp對抗生素產生繼發性耐藥。

        2022年9月,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被國家消化病臨床研究中心(上海)確認為“幽門螺杆菌規範化診治門診省級示範中心”,與檢驗科同行一起,引進並開展了幽門螺杆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技術,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結果進行幽門螺杆菌的規範化治療,將有效提高根除率,為降低我國人群的幽門螺杆菌感染率和胃癌發病率做出貢獻。

        廣藥大附一院消化內科是廣東省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是廣東省首家國家消化病臨床研究中心早期胃癌篩查研究協同網絡協作中心、全國首批中國醫師協會基本消化內鏡醫師培訓基地、全國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項目協作中心、全國結直腸癌篩查建設基地,是粵港澳臨床微生態與疾病防治平台、廣東省微生態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廣東省生物醫學大數據建設單位。

關鍵字:幽門螺杆菌,根除治療,精準時代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