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胃癌?胃癌是怎麼引起的?
《人世間》劇中角色“周秉義”忙於工作,吃飯不能按時按點,隻能吃些生冷的東西對付,後被確診胃癌,最後發展到晚期胃癌去世,令人扼腕歎息。那麼到底什麼是胃癌呢?
胃癌是起源於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於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
胃癌可發生於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於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後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於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症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症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後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影像學檢查X線鋇餐檢查
適用於群體胃瘤的篩查,簡單無創、經濟實惠,但對早期胃癌的診斷價值有限。胃癌X線鋇餐 典型的表現是 漬瘍,或充盈缺損(腫塊所致) ,但難以分別其良惡性。
超聲胃鏡
超聲胃鏡可顯示腫瘤在胃壁內的浸潤深度和向壁外浸潤情況,是手術前判斷T分期的首選方法;超聲胃鏡是使用帶有超聲探頭的電子胃鏡進入胃內部,可避免做體表超聲受胃腸道內氣體的影響,直接對病變區域進行超聲探測。腹部、盆腔超聲可判斷局部淋巴結轉移及胃癌遠處轉移情況。
CT檢查
是胃瘤治療前進行分期的基本手段,用於評價胃癌病變範圍,判斷局部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情況,是手術 前判斷N. M分期的首選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檢查
因其具有良好的軟組織對比,腹部MRI是懷疑存在肝轉移的推薦檢查手段。
PET-CT檢查
是懷疑胃瘤全身轉移時的檢查手段。不僅可以觀察有無可疑轉移,同時還能分析異常腫塊的良惡性,是目前最先進的影像學診斷方法,但價格較為昂貴,且未納入醫保。特別適用於懷疑胃癌轉移但常規檢查如CT、MRI缺乏有效證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