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據今年初發布的《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年新發病38.8萬例,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的第3位;死亡人數為18.7萬例,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的第5位。
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結直腸癌發病也越來越年輕化。隻看年輕化三個字似乎不能確切的體會到這個事實,隻有案例才能讓我們有切身的感受。
案例一
年僅17歲的患者小輝(化名)來自外省,在當地一所重點中學就讀高二,成績非常優秀,每次考試平均在全級前兩名,如果按照正常的軌跡,他的高考誌願是希望衝刺北京大學。
然而,今年以來,病魔悄然來襲。據了解,約半年前小輝開始出現肛門疼痛並進行性加重持續1個月,兩個月前,發現自己開始出現鮮紅色血便,於當地縣級醫院行腸鏡並活檢示:直腸下段腫物,病理疑癌。後轉至當地省級醫院,重新取活檢,病理示腺癌。確診後,家人帶著小輝連夜趕至廣州求診。接診醫生馬上為患者進行了肛門指檢,發現腫瘤下緣距肛緣不到2cm,環繞直腸約3/4周。
做了檢查後發現,如果不及時手術,腫瘤會進一步侵犯周圍組織,這將會對小輝年輕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經過多學科討論以及跟患者及家屬商量後,練磊為患者進行了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因為腫瘤離肛沿非常近,不足2cm,為了將腫瘤切除幹淨“以絕後患”,隻能無奈選擇為患者進行腹壁結腸造瘺。
他的主治醫師練磊醫生帶著惋惜的心情發了一條朋友圈:“17歲就得了直腸癌,40歲的你還有什麼理由不重視胃腸體檢”。
案例二
2016年下半年,小胡排便時大便變細、變粘,上完廁所有時衝也衝不掉,到後來還有了黑便。他本來還想扛一扛,但隨後而來的一係列症狀,打亂了他的正常生活。
“坐不久,感覺腸子堵牢了,坐在椅子上很難受。睡不好,要經常上廁所,一個晚上最多跑過10次廁所。老婆更加辛苦,我們倆一起出去逛街,她得一直等我,我每隔半個小時就要上廁所,大便老是拉不盡。”
隨後,小胡到附近醫院就診,醫生指檢發現他的直腸有個腫塊,之後的腸鏡確診為直腸癌,他在2017年2月19日接受了手術,術後恢複不錯。直到前幾天,小胡在家裏洗澡,摸到腹股溝的位置有個腫塊,很警惕,到醫院來檢查,發現是直腸癌的腹股溝轉移。
兩年來,小胡一直在反思一個問題,患直腸癌的為什麼是我?
在遺傳方麵,自己沒有家族史,家裏三個兄弟沒有人有類似情況,爺爺奶奶也都活到八九十歲。
在他看來,主要問題還是在生活習慣和飲食上。
小胡說,2014年大學畢業之後,他一天吃4頓,養成吃夜宵的習慣,一周7天吃6次夜宵,淩晨十一二點吃完然後睡覺,尤其愛吃燒烤和啤酒,一個人最多能喝到二十多瓶,少的時候也八九瓶,這樣的習慣維持了2年左右。“我1米78,以前體型偏瘦,但吃夜宵之後變胖了,體重也到了178斤。”
什麼是造瘺?
直腸癌造瘺手術包括永久性結腸造瘺以及暫時性結腸造瘺,預防性回腸造瘺。
17歲的小輝做的便是永久性結腸造瘺,永久性結腸造瘺是切除直腸癌以及肛門,在腹部提出遠端結腸行人造肛門,以後大便就從這個人造肛門排出。
說通俗點,就是把有腫塊的那段腸子切掉(包括腫塊在內),把上段的腸子從肚皮上重新開個口,拉出來,大便以後就從這裏出來。
而17歲的小輝雖然病情已經在醫生的幫助下得到了緩解,但是要麵臨的是永久性造瘺。也就是說,他以後排便,隻能依靠腹壁上的腸子。
直腸癌偏愛哪些人?
中國腸癌年輕化趨勢特別明顯。美國人腸癌平均發病年齡是69.8歲,但是中國人居然是48.3歲,年輕了20歲,很多都是30~40歲的中年人。
1、無肉不歡
愛吃肉是腸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這些物質被分解後不是可溶性纖維素,大便腸溶性不夠,導致大腸蠕動慢並積壓在腸中,刺激腸粘膜,易產生癌變。另外,飽和脂肪酸、動物油過多攝入也可能導致大腸癌病發。
2、口味重
偏愛麻、辣、酸、鹹、煎、炸、熏、烤八大重口味,習慣宵夜,如同讓胃腸道長期在休息時間“加班”,重口味刺激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增加腸癌風險。
3、愛吃醃製食品
吃醃製的食品也容易引發大腸癌。此外,醃製食物大多含有高濃度的鹽,一旦攝入過多,容易影響身體的水平衡,造成血壓波動,導致腎功能損害。
4、一坐一整天
很多人在辦公桌前,一坐就是十多個小時,久坐缺乏運動,導致腸道蠕動減弱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結腸內滯留並刺激腸黏膜。近年來得大腸癌的患者有著年輕化的趨勢,並且城市中得大腸癌的人數多於農村。
5、長期吃快餐
年輕的上班族長期吃快餐,飲食過於單一,熱量高又缺乏纖維素,這都增加了結腸癌的發病危險。
6、酗酒、抽煙
幾乎所有癌症的誘因裏都有它倆的身影。平時有此不良習慣的人一定要注意控製。
直腸癌的症狀有哪些?
當出現這些症狀時,你要小心了
1.便血
直腸癌早期可無症狀,但可有少量出血,肉眼不易觀察。當癌增大壞死脫落形成潰瘍麵或感染時,則可有大便帶血或暗紅色血液,與大便不混。同時病人可以有粘液血便或膿血便。
2.排便習慣改變
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有排便不盡感,肛門下墜,腹痛,裏急後重。每次排便多為粘液血便,而大便量少,同時大便可有形狀的改變。
3.轉移征象
癌腫轉移至肝,有肝腫大,黃疽;侵及骸骨神經叢,在直腸內或骸骨部有劇烈持續性疼痛,並向下腹部、腰部或下肢放射;侵及膀肌尿道時有排尿不暢及疼痛,同時,患者有食欲不振、全身衰弱無力、貧血、消瘦等惡病質出現。
如何預防直腸癌
飲食管理
蔬菜水果、肉蛋奶均衡飲食。過多的糖類飲食可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因此在飲食中適當控製糖類和澱粉類的攝入,有助於降低結直癌的發病率。也有研究認為高肉食飲食是結直腸癌的高發因素,因此,飲食中控製肉食攝入量也成為一種現實的需要。膳食中多蔬菜水果與降低結直腸癌有明確的相關性,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證據是“地中海飲食”。這種餐飲以高纖維素、高維生素、低脂、低熱量為特點,長期堅持此類飲食的人,糖尿病、結直腸癌發病呈現明顯的低發狀態。
攝食過多,尤其是高糖高肉食攝入過多,是結直腸癌明確的發病因素,在平素進食中控製進食量尤為重要。中國古人早就有諺語告誡後人: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飯吃七分飽。這些說法,即使是現在,仍然有其科學意義。
飲食管理還包括對食物加工的管理。現在已有充足的證據表明,油炸、醃製食品、剩飯剩菜以及紅燒、燒烤食物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在生活中做到禁絕這類飲食,必將有利於結直腸癌的預防。
生活方式管理
起居有時,飲食有度,順應天時。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形成良好的生活作習,堅持早睡早起;不抽煙,不酗酒。避免久坐,多運動。男性久坐,運動少,直腸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多運動的人群。
早期篩查
患過大腸癌者:術後第1年進行1次全結腸鏡檢查,如正常,3年後再查;再次複查仍正常者,可每5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任何一次腸鏡檢查發現腺瘤,則應按腺瘤進行監視檢查。
潰瘍性結直腸炎和克隆病:炎症性腸病並發結直腸癌的機率明顯高於正常人,癌變的發生率約5%,但若病程超過10年、癌變的發生率則高達20%。對於臨床上已經有此類疾病的病患者,應盡早治療,在藥物治療失敗或無效的情況下可轉求於外科手術治療,切除病發部位。炎症性腸病應在患病8年後,每1~2年檢查一次全結腸鏡;如病變僅累及左半結腸,可以在患病15年後進行監視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