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使用硫嘌呤不會增加炎症性腸病患者淋巴瘤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風險

作者:消化新前沿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2-05-11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硫嘌呤被推薦用於維持IBD患者的病情緩解。但在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TNF)的時代,在IBD患者中使用硫嘌呤的療效多次受到質疑。 除了療效不佳外,硫嘌呤的耐受性和毒性也是使用硫嘌呤的主要問題。大約40-50%使用硫唑嘌呤/6-巰基嘌呤(6-MP)的病人會在某個時間點停止治療,最常見的原因是無法忍受的副作用。骨髓抑製是最常見的劑量依賴性不良事件。

        骨髓抑製的發生率在全球範圍內有所不同,西方人5%,亞洲人高達35.4%。這種差異可歸因於不同人群對硫嘌呤的不同代謝,因為硫嘌呤甲基轉移酶(TPMT)和核苷酸三磷酸二酯酶15(NUDT 15)基因多態性的流行率不同,其中TPMT在白種人中更常見,而NUDT 15基因多態性在亞洲人中更常見。硫嘌呤類藥物會影響先天和後天免疫係統,從而增加機會性和非機會性感染的風險,以及惡性腫瘤,如淋巴瘤(霍奇金和非霍奇金)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

        本項研究回顧性評估了 2004-2020 年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 IBD 診所隨訪的 5351 名患者的記錄。根據長期不良事件和惡性腫瘤的發展評估硫唑嘌呤對於患者的健康安全的影響。

        在5351名IBD患者中,1093名接受硫嘌呤治療超過3個月(UC=788,CD=305) 。硫嘌呤的隨訪和治療時間分別為 7年和 39.4個月,其中 254 名(23.2%)患者接受硫嘌呤治療超過5年,68 名(6.2%)患者接受超過10年。其中359名患者 [UC:249(31.6%); CD:110(36.1%);p=0.1] 患者出現不良事件 (AE),最常見的是骨髓抑製 (23.4%),其次是胃腸道不耐受 (3%)、流感樣疾病 (1.7%) 和關節痛/肌痛 (1.4%)。骨髓抑製是硫嘌呤戒斷的最常見原因。沒有患者(包括 254 名服用硫嘌呤≥5 年的患者)發展為淋巴瘤或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總體 IBD 隊列在 1、2 和 5 年無不良事件的累積概率分別為 78.6%、71.9% 和 68.4%。

        本項研究證實IBD患者接受硫嘌呤單藥治療的長期隨訪表明,患淋巴瘤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風險極小。

        原始出處:

        Mukesh Kumar Ranjan. Et al. Minimal risk of lymphoma and non-melanoma skin cancer despite long-term use of thiopurines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longitudinal cohort analysis from Northern India.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22.

        作者:xuyihan

關鍵字:炎症性腸病,硫唑嘌呤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