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你能有什麼秘密,不過是便秘或者腹瀉吧。
錯!
大便是有秘密的!大便的形態、顏色、氣味、量等屬性中都藏著我們身體的秘密,表達著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係統,攝入的食物經腸道分解後釋放出營養物質,並將這些營養物質吸收到體內以滿足身體所需。
一個成年人小腸的長度有3~6米,鬆鬆垮垮的一圈圈盤繞著,還有肉眼可見的皺褶(當然是在腸鏡下看),這些皺褶創造的消化表麵積相當於將小腸延長到了18米,在小腸的表麵,僅1平方毫米這樣小小的麵積上就長著30根細小的絨毛,把皺褶、絨毛和絨毛上的絨毛全部展開抻平,那整個小腸差不多能攤到200平方米。 小腸是消化、吸收營養物質的場所,小腸壁再把各個營養成分,通過門靜脈血管輸送到肝髒進行整理和加工,然後進入血液循環,為機體提供能量,保障機體的正常運行。
大腸的形狀像一個中文“門”型,繞腹部外則一圈,內部有許多粗大的皺壁,將大腸分隔成許多個小房子(醫學上稱腸袋)。 這些小房子裏居住著數量極其龐大的微生物,就像一個小型發酵罐,接納和處理那些小腸裏不能吸收和沒有被完全消化、吸收的食物殘餘。這些食物“殘渣”滋養著腸道數量龐大的微生物。
你可不要小看這些小小“微生物”,它們的數量幾乎和人體細胞數量一樣多,重量接近4斤,“微”而不“小”,更不“少”。 這麼多的微生物,起的作用也是大相徑庭的,就像《魔戒》裏麵的不同種族一樣,有類似“獸族”的“有害”微生物,也有類似“精靈族”的“有益”微生物(作者最喜歡精靈族啦,不接受反駁)。
我們的各種感染性疾病就是拜“有害”微生物所賜, 大便的很多異常改變也跟它們息息相關, 而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活動,能產生大量有益健康的代謝產物(如葉酸、維生素K和B),有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如鈣、鎂和鋅以及水分)、調節免疫、改善代謝、殺滅“獸族”等作用,從而影響大便向“好”的方向變化,這類微生物主要是雙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此外還有第三類就是可“正”可“邪”的“人族”,也就是微生物裏麵的“共生菌”,或者叫“條件致病菌”(當人族受到至尊魔戒“蠱惑”),常見的有腸球菌、鏈球菌、擬杆菌等,這類微生物容易“變節”!當這三個種族保持在“獸族”最弱、“精靈族”最強、“人族”中間偏“右”的相對平衡和穩定狀態時,則是身體最健康、腸道最舒服、感覺最“爽”的時候;反之,三種微生物不平衡時,為了消除各種接踵而至的“問題”則需要補充外源性的益生菌來“扶正祛邪”、“固本培源”,同時爭取“中間”力量!
大便的成分: 經發酵後的食物殘渣、衰老的微生物和來自於小腸的消化液、膽汁、粘液和脫落的上皮一起成為大便被排出體外。
從口腔、胃到小腸,每天有8~9升的水參與消化過程,大部分被回收,約有1.5~2升的水會進入大腸被進一步吸收,我們每天排出的大便差不多有200克,其中3/4都是水分。 便便既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剛剛好呈現“香蕉樣”便便時,才能舒適地排出體外。
大便的固體部分中,含沒有被微生物分解代謝的膳食纖維、抗性澱粉或低聚糖,這些物質親水性高,可以保持便便的含水量,避免便便變的粗硬。
但是如果我們在膳食中攝入了過多的蛋白質(如各種肉類、雞蛋、奶製品等),而剛好腸道又有一些具有“產硫”技能的有害菌或者條件致病菌,大便就表現為“惡臭”,同時“臭屁”不斷(腸道產生了過多的吲哚、硫化氫、氨、甲烷等),而且還會出現便秘、排便困難等問題; 如果攝入了過多的不被機體吸收,但是會被微生物分解的一些特殊的碳水化合物(如甜水果、乳糖、麵食、十字花科蔬菜、蜂蜜等含有可發酵的單糖、雙糖、糖醇類、低聚糖等碳水化合物),而腸道有一些具有大量“發酵產氣”技能的有害菌或者條件致病菌時,就表現出腹瀉、腹痛、腸脹氣、“屁多”等問題。
這些問題的出現,除了進行飲食調節外,外源性益生菌的補充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大便的顏色:
正常的便便應該是黃色或者棕色,膽汁是便便顏色的調色大師,如果缺少膽汁,便便則呈現白陶土樣,如有膽道閉鎖或膽道結石等疾病時,肝髒到腸道的交通被堵塞或者中斷,便便會成為灰色,這時一定要及時看醫生。
此外,前麵講的有益菌裏麵的乳酸杆菌和雙歧杆菌,尤其是後者,在人體腸道內定植且大量增殖以後,會產生大量的短鏈脂肪酸,有促進腸蠕動、調節腸道細胞功能、優化滲透壓的作用,球狀大便轉為稀糊狀,同時顏色會變為墨綠色、深綠色等,這些都是正常現象(膽綠素來不及還原為膽紅素就被排出體外)。 如果大便呈現柏油樣,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或者食物的因素,如攝入豬肝、豬血等; 如果呈現暗紅色,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不排除有內外痔和肛裂的情況。
大便的硬度(布裏斯托分類法):
1. 一顆顆的球形(很難排出);
2. 香腸形狀,但疙疙瘩瘩、結成一塊一塊;
3. 香腸形狀,表麵有裂痕;
4. 香蕉樣或蛇狀,光滑且柔軟;
5. 柔軟的膏狀,邊緣分割清晰(容易排出);
6. 蓬鬆的小塊糊狀大便;
7. 水狀,沒有固體的成分,完全液體。
假如便便在腸子裏瀦留了3、4天以上,便便裏的水分就會很少,呈現出球狀或又粗又硬狀,排起來會非常費力,有時候還會引起大便帶血,這種情況超過3個月的話,會影響食欲、麵容、抵抗力等,這時疾病就會找上身。 此 外,如果有肚子痛,而且拉的便便又臭又稀,或者拉粘液、膿、粘腖血便,一天拉很多次,伴有渾身無力、頭暈眼花、口幹舌燥等症狀時,要趕緊去看醫生。
出現上述問題時,除了要積極尋找原因、調整飲食、必要時藥物治療以外,“適當”補充益生菌也是非常必要的。
日常建議多關注一下便便,因為它和腸道蠕動、腸道菌群、食物的膳食纖維、水分、以及情緒、排便習慣、熬夜等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所以,你今天的大便正常嗎?
關注便便,關注健康,日常自問:
1. 水,你喝足了嗎?
2. 膳食纖維你吃足/對了嗎?
3. 今天你適度運動了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