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是一種常見的肝髒病理改變,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健康人群肝髒的脂肪含量約占肝髒重量的5%,當肝髒脂肪重量超過肝髒重量的5%就是脂肪肝了,超過15%是中度脂肪肝,超過30%屬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雖是可逆性病變,但如果脂肪肝影響了肝功能,不及時治療,單純性脂肪肝就會發展為肝炎,長期持續下去,出現肝髒纖維化。這種纖維沉積越來越多,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2、哪些人容易得脂肪肝?
肥胖的人
肥胖是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原因。當脂類物質過多時,肝內載脂蛋白不足以結合全部的脂肪,剩餘脂肪沉積在肝細胞內形成肥胖性脂肪肝。肝內脂肪的堆積程度和體重成正相關,所以越胖越容易發生脂肪肝。
愛喝酒的人
長期飲酒的人容易患上酒精性脂肪肝,他們的肝髒都有脂肪浸潤。據統計分析,每天飲酒超過80~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25倍。
糖尿病患者
脂肪肝既與肥胖程度有關,也與進食脂質食物或含糖食物過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中約58%的人可發生脂肪肝,特別是成年肥胖者。
營養不良的人
當攝食不足、消化障礙等引起營養不良,導致體內蛋白質缺乏、肝髒不能合並載脂蛋白(運輸脂肪的工具),容易使脂肪在肝內堆積。
快速減肥的人
由於蛋白質攝入不足,糖類攝入過量,造成肝髒蛋白質合成障礙,引起營養缺乏性脂肪肝。這是因為正常情況下肝髒內總會有一些脂肪,這些脂肪要通過一種蛋白質(載脂蛋白)運送出肝髒去。如果營養不良,體內蛋白嚴重缺乏,肝髒內負責運送脂肪的蛋白質就會顯著減少,這將導致脂肪在肝髒內蓄積,所以也會發生脂肪肝。
藥物因素
肝髒擔負著分解藥物的作用,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已胺、吐根堿以及砷、鉛、銀、汞等也會傷害肝髒。需注意的是,降脂藥也可幹擾脂蛋白的代謝,長期濫用也會增加藥物性脂肪肝形成的幾率。
得了脂肪肝該怎麼辦?
1. 禁酒
脂肪肝患者首先要禁酒,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表明,對於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禁酒後4-6周可以使肝內沉積的脂肪減少至正常。
2. 減肥
對於肥胖引起的脂肪肝要堅持減肥。減肥是個需要決心和毅力的長期工程,但是不要盲目節食,不然很容易導致蛋白質及微量元素攝入不足而危害身體健康,以及有絕望的饑餓感而減肥失敗。
3. 補充優質蛋白
蛋白質像個搬運工,可以以脂蛋白的形式幫你把肝內積存的脂肪清除出去,促進肝細胞的修複和再生。可按1.5~1.8g/(kg·d)攝取,以及時補充體內蛋白質消耗,利於肝細胞的修複和再生。此外,保持氨基酸的平衡很重要,蛋白質中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蘇氨酸和賴氨酸等均有抗脂肪肝作用。
優質蛋白
包括魚、蝦、瘦肉、雞蛋、奶類、豆類及其製品等。
4. 主食“糙”一點
如果你沒有慢性胃腸道疾病或者肝硬化的話,日常不妨多吃點粗糧,比如蕎麥、燕麥、玉米、紅豆、綠豆、鷹嘴豆、紅薯、紫薯、地瓜等,整體飽腹感更強,對血糖影響更小,且含有更多的礦物質及維生素。
5. 適量脂肪
適量的脂肪也是要吃的。人體需要的某些必需脂肪酸必須從食物中獲得,而且有些必需脂肪酸參與磷脂的合成,有利於脂肪從肝髒順利的運出去,對脂肪肝的逆轉有利。 植物油不含膽固醇,所含穀固醇或豆固醇和必須脂肪酸有較好的趨脂作用,可阻止或消除肝細胞的脂肪變性。對於脂肪肝患者來說,全日食物和烹調油所供給脂肪總量不宜超過40g,對於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適量控製。
6. 多選膳食纖維
足夠的膳食纖維攝入,有利於代謝廢物的排除,輔助降血脂、降血糖、控製體重,提高飽腹感,幫助肝功能修複,可以多吃蔬菜、水果、菌藻類等食物。
7. 戒零食
奶茶、糕點、蔗糖、糖果、果脯蜜餞、蛋黃派、榴蓮酥、奶油蛋糕……你能想象的這些加工的比較“甜蜜”的零食往往都是糖衣炮彈,對血糖、血脂影響很大,建議戒掉。
8. 選擇去脂類食物
海帶、小米、芝麻、油菜等含有促進磷脂合成的有效物質,烏龍茶、龍井茶、香菇、馬蘭、山楂、木耳等也有一定的調脂作用。
9. 烹調方式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喱、胡椒粉等;盡量避免在外就餐或經常點外賣;飯店點餐時要有講究,比如選擇清蒸鱸魚會比熏魚更好,涼拌茄子會比油燜茄子更好,魔芋粉會比土豆粉更好等等;口味盡量淡一點,同時避免攝入過多的主食……
10. 運動
千萬不要吃飽了就睡,每天堅持中等量的有氧運動,每周5次,累計鍛煉時間≥150min,有氧運動20min,每周3次,同時做8-10組抗阻訓練,每周2次,可以更有效的增肌減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