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CRC)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然而,CRC的發病機製仍不清楚。在所有腸道環境因素中,腸道微生物群在 CRC 進展中起主要作用。此外,腸道微生物群與營養不良、肥胖、糖尿病、心髒病、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新出現的數據表明,CRC 患者的營養狀況會影響腸道微環境並影響腫瘤進展。營養不良會增加CRC 患者術後並發症、抗癌治療副作用、預後不良和死亡率的風險,從而導致住院和醫療的持續時間和費用增加。此外,以前的研究主要關注營養不良的 CRC 患者預後不良的生物標誌物,而本項研究工作強調了營養不良的 CRC 患者微生物群的動態變化,這為這些患者的診斷標準提供了新的見解。
為此,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準備了主觀全局評估(PG-SGA)工具和 16sRNA 測序來檢測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以及營養狀況與腸道微生物群之間的關聯。(冗餘分析/典型對應分析)RDA/CCA 分析用於評估來自營養不良的 CRC 的糞便微生物群與臨床營養指標之間的關係。為了研究 CRC 腸道微生物群的機製,將營養不良的 CRC 患者的糞便樣本移植到 C57BL/6J 和 DSS/AOM 小鼠模型中。此外,製備了FACS和IHC來檢測 B 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浸潤。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營養狀況患者的糞便微生物群存在顯著差異,研究人員發現特定微生物群物種,即Atopobium vaginae、Selenomonas sputigena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可能被認為是營養不良的診斷生物標誌物,表明預後不良。與低表達水平相比, A. vaginae在 CRC 組織中的高表達水平顯示出較差的總生存期(平均生存期:23.0 個月 VS 29.0 個月)。來自營養不良的結直腸癌的糞便被發現具有致癌性。更重要的是,研究證據表明,糞便微生物群移植後, B 細胞和巨噬細胞被招募來激活 CRC 中的特定腫瘤免疫。B細胞的消耗顯著抑製了糞便微生物群誘導的M2b極化以及體內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致瘤活性。
本項研究證實營養不良條件下 CRC 中的糞便微生物群表現出加速 CRC 進展和調節 B 細胞和巨噬細胞的特定特征。使用特定的糞便微生物種類可能是識別患者營養不良狀態和證明 CRC 預後不良的可行方法。
原始出處:
XuChao. Et al. Faeces from malnourished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ccelerate cancer progression. Clinical Nutrition.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