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與目標
多種環境因素與炎症性腸病(IBD)的發生發展都有關係。因此,本項薈萃分析進行了總體評估,以總結可用的流行病學證據並評估其可信度。
方法
研究人員收集了所有包含觀察性研究關於環境因素和IBD(克羅恩病[CD]或潰瘍性結腸炎[UC])的風險。對於每個薈萃分析,研究人員均考慮了隨機效應估計、95%置信區間、異質性估計和小研究效應,並根據預先確定的標準對證據進行了分級。方法質量由AMSTAR(即評估係統評價的測量工具)進行評估。
結果
研究人員對與生活方式,手術,藥物接觸,飲食,微生物和疫苗接種相關的71種環境因素進行了53項薈萃分析,對183種估計值進行了檢查。確定了9種增加IBD風險的因素:吸煙(CD),城市生活(CD和IBD),闌尾切除術(CD),扁桃體切除術(CD),抗生素暴露(IBD),口服避孕藥(IBD),軟飲料消費(UC),維生素D缺乏症(IBD)和非幽門螺杆菌樣腸肝菌(IBD)。同時確定了7種降低IBD風險的因素:體育鍛煉(CD),母乳喂養(IBD),床鋪共享(CD),茶飲(UC),高葉酸(IBD),高水平維生素D(CD),和幽門螺杆菌感染(CD,UC和IBD)。所有這些關聯的流行病學證據都是高到中等強度的。
結論
在本項薈萃分析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不同環境因素與IBD風險之間存在關聯。
原始出處:
Daniele Piovani. Et al.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An Umbrella Review of Meta-analyses.Gastroenterolog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