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Roux-en-Y胃旁路術後進行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創新與挑戰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張澍田
臨床上經常遇到上消化道重建術後的患者需要行ERCP,但此類患者的ERCP操作難度明顯增加,往往因為術式特殊而無法完成,如Roux-en-Y胃旁路術。
對於Roux-en-Y胃旁路術後的患者施行ERCP存在很大挑戰,無法施行經口ERCP術。在開始隻能通過剖腹手術解決,之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創新,可應用小腸鏡輔助、腹腔鏡輔助進行ERCP術或行體外EDGE。然而上述各種操作方法步驟較多,且需要多個科室同時參與治療,對患者的創傷大、醫療花費巨大。
近期,美國研究團隊改進了EDGE技術,將操作過程由兩步變為一步,均在體內完成,即體內EDGE。其特點是創傷小,僅一位內鏡醫師即可完成操作,且患者花費較少。
此研究發現納入的5例病例均通過LAMS成功構建了胃-胃瘺管、空腸-胃瘺管,替代了外科手術,暫時重建了患者原有的上消化道解剖結構。其中3例患者通過LAMS插入十二指腸鏡,順利地完成了ERCP術。
對於體內EDGE技術存在一些令人關注的問題,分別是支架相關並發症(如移位導致腹膜炎發生)以及建立瘺管通道是否會使患者體重再次增加。但是,這項研究結果表明,5例患者並未發生上述任何不良反應。有3例患者發生了支架移位,可能是過度球囊擴張所導致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盡量避免:① 控製LAMS的擴張範圍(如最大15 mm)來避免移位的發生;② 在十二指腸鏡上塗抹一些潤滑劑;③ 可優先建立胃-胃瘺管,待技術熟練後再建立空腸-胃瘺管;④ 建立瘺管的方向與食管方向平行,可避免形成銳角,使十二指腸鏡能夠順利通過。
體內EDGE這一創新技術的建立,有效提高了上消化道重建術後患者ERCP的治療效率,成為一種創傷小、療效好、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法,具有優越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此技術仍需要不斷進行LAMS的研發與設計,使其更加安全、有效,成為體內EDGE術的專用支架。盡管研發出的專用支架可能十分昂貴,但比起外科手術費用以及多個科室的會診費用,還是存在很多的優勢。
總之,此項技術的創新與建立,有望成為上消化道重建術後患者ERCP的首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