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是根治結腸內直徑較大(≥20 mm)的側向發育型病變(LSL)的安全有效措施,此項技術使超過90%較大LSL患者免於外科手術,但腺瘤複發仍然是治療效果麵臨的主要挑戰。在一項納入1000名較大LSL患者的前瞻性觀察研究中,16%的患者在接受大範圍EMR術後出現早期(3~6個月)腺瘤殘留或複發腺瘤(RRA),4%的患者出現晚期(12個月)RRA。EMR術後篩查一般在術後4~6個月進行,以對RRA進行檢查及治療,而內鏡下RRA篩查的準確度目前仍是未知。盡管目前病理診斷是金標準,但標準化內鏡檢查技術可以提高活檢取樣準確度,避免不合格樣本,進而有利於節約成本,減少操作時間。
本文介紹的這項前瞻性、單中心研究旨在評估利用高清晰度白光(HD-WL)與窄帶成像(NBI)的標準化內鏡檢查步驟進行RRA篩查的準確性。
■研究簡介
一項澳大利亞研究顯示,依照標準化內鏡篩查步驟可準確判斷結腸EMR術後腺瘤殘留及複發。論文發表於《消化內鏡》雜誌3月刊(Gastrointest Endosc,85(3),518)。
研究共選取200例患者的222處病變,其中符合入組要求的病變數為183處。全部患者在接受大麵積EMR術後進行首次結腸鏡篩查(SC1),並收集包括患者基線資料、病變大小、形態學特征、巴黎分級、腺管形態及病理診斷等資料。主要終點為比較RRA內鏡下篩出率與病理篩出率,次要終點為評估內鏡下錯誤診斷的可能危險因素。
在內鏡篩查過程中,每個腺瘤切除術後疤痕都嚴格按照標準化篩查步驟:① 用HD-WL 檢查疤痕邊緣及疤痕中心,詳細記錄檢查結果;② 用NBI方法重複上一檢查過程;③ 著重檢查轉變點,即正常脈管結構轉變為瘤性脈管結構的位置。RRA大小用已知尺寸活檢鉗測量。病理檢查由2位專業的胃腸道病理學專家進行,告知其活檢標本取自EMR術後疤痕,但不告知樣本對應的內鏡下檢查結果。詳細記錄殘存腺瘤及取自外觀正常切麵的活檢樣本病理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183處病變中,30處(16.4%)經病理學確診為RRA,37處(20.2%)在內鏡篩查中疑為RRA,上述兩者之間無顯著差異(P=0.065)。30例病理確診的RRA 中,HD-WL檢出20 例(66.7%),NBI檢出另外8例。內鏡檢查漏診2例,誤診9例。
由此統計可得,應用標準化內鏡篩查步驟檢查後,RRA的內鏡檢出敏感性為93.3%[95%可信區間(CI),77.9%~90.2%],特異性94.1%(95%CI,89.1%~97.3%)。陽性及陰性預測值分別為75.7%(95%CI,58.8% ~88.2% ) 和98.6%(95% CI,89.6% ~96.6%)。此外,在應用NBI檢查後,RRA檢出敏感性與單獨HD-WL檢查相比顯著提升(93.3%對66.7%)。
在內鏡篩出及病理確診的30例RRA中,20例為隆起型病變。隆起型RRA通常易在HD-WL下觀察到,平坦型RRA在NBI下更易發現。所有病理確診的RRA較周邊黏膜鏡下表現更暗。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李恒存整理)
■ 專家點評
強化內鏡技術,規範操作流程,提高腺瘤複發檢出率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張澍田
目前,我們一般在結腸腺瘤EMR術後4~6個月進行首次結腸鏡篩查來排除複發,並對RRA進行及時處理。RRA在側向發育型病變中的發生率為10%~20%,內鏡下篩查的準確性未知,但是一般認為不高。
借助先進的內鏡檢查技術,通過規範的操作流程,對EMR術後結腸內疤痕進行內鏡下評估並篩查RRA已成為可能。對於檢查和治療,這一過程非常重要,可避免對患者進行不必要的活檢過程、過度治療、治療缺失及相關的費用問題。
上述研究通過標準化內鏡操作流程以及綜合應用HD-WL 和NBI 檢查方法來篩查EMR 術後RRA的情況,明確了標準化內鏡下RRA篩查在LSL中的重要作用。
依據研究結果,內鏡篩查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3.3%和94.1%,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75.7%和98.6%,這表明RRA很少被漏診,但有誤診傾向。由此可知此研究結果有利於降低錯失SC1過程中RRA的風險,但即便如此,仍應進行後續研究以完全明確SC1中陰性結果的意義。
綜上所述,此項研究提示,通過合並應用HD-WL及NBI檢查方法,可以做到EMR 術後RRA篩查的高準確度,這項實時、準確的檢查有利於及時開展下一步治療。相比於病理診斷,此項技術有可能為醫患雙方減輕多方麵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