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炎症性腸病患者醫療支出及影響因素研究

作者:zhangfan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18-01-03

目前關於亞洲地區醫療保險利用的相關研究很少,近年來亞洲炎症性腸病(IBD)的發病率正在迅速上升。近日研究人員考察了香港地區IBD患者2年的醫療保險支出情況,並分析了相關高花費影響因素。

本次研究是對新確診IBD患者的回顧性隊列研究,記錄IBD診斷後2年內患者的臨床信息、住院記錄、檢查和IBD治療花費。

435名新發IBD患者參與,其中克羅恩病198人,潰瘍性結腸炎237人。所有患者2年內總直接醫療費用為$7072710,其中住院費占33%,5-氨基水楊酸治療費用占23%,影像及內鏡檢查費用占17%,門診花費占10%,手術占8%,生物製劑占6%。克羅恩病患者的直接醫療花費高於潰瘍性結腸炎患者($9918vs $6634)。第二年後患者的直接醫療花費顯著下降。手術(OR 7.1, 95% CI 2.9–17.2)以及低血紅蛋白(OR 0.83, 95% CI 0.70–0.96)是導致高花費的重要因素。

研究發現,對於新確診炎症性腸病的患者,住院以及氨基水楊酸治療費用占總醫療支出的56%,發病第一年的醫療花費最大,手術以及低血紅蛋白會導致患者醫療支出顯著上升。

原始出處:

Lung-Yi Mak et al.Direct health-care cost utilization in Hong Kon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 in the initial 2 years following diagnosis.J Gastroen Hepatol. 28 December 2017.

關鍵字:炎症性腸病,,氨基水楊酸,,低血紅蛋白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