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x.doi.org/10.1136/Gutjnl-2017-314605
近日發表於《Gut》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長期使用質子泵抑製劑導致胃癌的風險加倍。
持續服用質子泵抑製劑會消除幽門螺杆菌,這與胃癌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說來,消除腸道內的H螺杆菌可以明顯降低患胃癌的風險。但相當比例的人仍然繼續發展為胃癌,據統計,近年來,胃癌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
先前發表的研究發現使用質子泵抑製劑和提高胃癌風險之間的關係,但是科學家並無法證明H螺杆菌本身的潛在作用。在此次研究中,科學家試圖繞過這個問題,他們將使用質子泵抑製劑與另一種類型藥物的參與者數據進行對比,第一組參與者為質子泵抑製劑組,第二組參與者數據來自使用組胺H2受體拮抗劑的參與者數據,隨後研究者對他們進行隨訪檢測,研究時長為7.5年。
期間研究人員觀察到,雖然兩組參與者都患有長期胃炎,但是使用質子泵抑製劑的一組在研究期間患胃癌的風險增加了一倍,而服用H2受體阻滯劑的參與者卻沒有高風險的變化。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更頻繁的使用質子泵抑製劑會帶來更大的風險,導致胃癌的風險增加四倍多。
【2】胰腺囊腫的人群發病率及危害
http://dx.doi.org/10.1136/gutjnl-2016-313127
近期,發表在雜誌GUT上的一項基於人群的縱向研究評估了偶然性發現的胰腺囊腫的患病率、發病率和臨床相關性。
此項研究共招募了2333名來自波美拉尼亞人口健康研究(SHIP)的參與者,其中有1077名參與者(521名男性,平均年齡55.8±12.8歲)在基線研究時(2008-2012年)進行了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MRCP進行了直徑≥2mm的胰腺囊腫的分析。在1077名受試者中有676名受試者接受了為期5年的隨訪(2014-2016年)。根據年齡、性別和疑似流行病學風險因素評估了胰腺囊腫的發生率和發生率(加權參與研究)。所有SHIP參與者在2015年進行了死亡隨訪(平均隨訪期5.9年,範圍3.2-7.5年)。
此項研究結果顯示:在基線時,胰腺囊腫的加權患病率為49.1%,平均數量為3.9個囊腫(95%CI 3.2至4.5)。囊腫大小範圍從2毫米到29毫米。患病率(p <0.001)、數量(p = 0.001)和最大大小(p <0.001)隨著年齡增長顯著。5年隨訪發現,新發胰腺囊腫的加權發生率為12.9%。最初含有胰腺囊腫的受試者中57.1%顯示出囊腫數量和/或囊腫大小的增加。在接受MRCP的所有受試者中,在隨訪期間沒有參與者死於胰腺疾病。
此項研究表明:人群中胰腺囊腫的患病率較高,其數量和大小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總體而言,在5年隨訪期間,該人群中未觀察到胰腺癌的發生。然而,前瞻性隨訪成像顯示出超過50%的進展。隻有約6%的囊腫和2.5%的受試人群最初發現超過1厘米的囊腫。
【3】輻射引起的腸道炎症失調
http://dx.doi.org/10.1136/gutjnl-2017-313789
放射性直腸炎(RP)是盆腔放療後的不良事件。近日研究人員通過直腸輻射小鼠模型研究輻射對微生物和直腸組織損傷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兩個輻射時間點後,評估管腔黏膜相關失調並與臨床及免疫學指標相關聯。使用細菌-上皮共培養評估上皮細胞因子反應。將無菌小鼠植入輻射後微生物並將其與暴露於輻射和葡聚糖硫酸鈉(DSS)誘導腸炎的正常小鼠進行比較。由於白細胞介素1β(IL1β)與組織損傷引起的失調相關,因此研究人員通過給予輻射小鼠IL-1受體拮抗劑測試其在輻射損傷中的作用。
研究發現,放射後微生物群發生了改變,表現出獨特的病理組織學特性。在輻射後,結腸細胞腫瘤壞死因子、IL-1β以及IL-6的表達增加。放射性直腸炎附著的微生物與正常組織的微生物不同並與組織損傷相關。細菌-上皮共培養發現,照射後微生物加強了IL-1β和TNF-α的表達。植入輻射後微生物的無菌小鼠表現出輻射損傷和DSS誘導的結腸炎。給予患病小鼠IL-1受體抑製劑可改善腸道輻射後損傷。
研究認為輻射可導致直腸菌群失調導致炎症易感,並且微生物誘導的輻射組織損傷至少部分與IL-1β相關。環境因素通過改變微生物的方式對人體宿主造成影響。
【4】一線幽門螺杆菌根除治療方案的選擇
http://dx.doi.org/10.1136/gutjnl-2016-311868
近日研究人員通過克拉黴素耐藥率研究確定不同國家地區一線幽門螺杆菌根除的最佳方案。
117個幽門螺杆菌根除研究,32852名患者參與。相比於7天的克拉黴素三聯療法,14天序貫療法(ST)最為有效。ST-14以及10天的鑲嵌治療(HY)是克拉黴素耐藥率高或耐藥率低地區最有效方案。大部分國家標準三聯療法的治愈率低,治療時間延長,治愈率相對增加,但停藥風險同時增加。
【5】阿達木單抗對克羅恩病及症狀性小腸狹窄的療效研究
http://dx.doi.org/10.1136/gutjnl-2016-312581
近日研究人員考察了阿達木單抗對克羅恩病以及症狀性小腸狹窄患者的療效。
97名患者參與研究。治療24周後,62名患者治療成功。預後評分顯示,43人預後良好,17人中度預後,1人預後不良。隨訪3.8年後,45.7%的患者治療成功。全隊列中,50.7%的患者未進行腸道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