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研究數據表明,常見的酵母菌株-釀酒酵母,也被稱為麵包酵母,可能加劇克羅恩病的症狀。相關內容在線發表於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另外,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別嘌呤醇,一種通用於降低痛風患者血尿酸的藥物,可以用來對抗這種影響。
雖然克羅恩病與抗釀酒酵母抗體的增加有關,但這種酵母在炎症性腸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猶他大學醫學院病理學副教授June Round 博士說:“對我來說,這是我們對酵母對IBD和健康的影響理解的一個漏洞。
她和同事們因此在小鼠中對釀酒酵母和紅酵母-另一種普遍存在於人類腸道微生物中的酵母菌株-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釀酒酵母加劇了腸道疾病並且增加了腸道屏障的通透性,而紅酵母則沒有。研究人員說:“飼喂酵母的小鼠經曆了明顯的體重減輕、腹瀉、血便,正如IBD患者。”
糞便中的代謝組學分析表明,有釀酒酵母定植的小鼠有較高濃度的嘌呤,這是酵母菌株在胃腸道中無法打破的,這導致炎性尿酸生成增加。
Round和同事通過評估168名健康誌願者的血液樣本證實了釀酒酵母與尿酸水平之間的聯係。
她在新聞稿中說:“我們發現含有高釀酒酵母抗體的人血清樣本也具有較高的尿酸水平。”
最後,研究者表明,使用尿酸治療小鼠會加重腸道疾病和增加腸通透性,使用別嘌呤醇降低尿酸水平能顯著降低腸道炎症。
Round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的工作表明,如果我們可以阻止導致尿酸生成的機製,例如使用別嘌呤醇,有高濃度酵母抗體的IBD患者可能會有一個新的治療選擇來減輕炎症反應,獲得腸道恢複時間。”
她和同事計劃進一步研究腸道細菌和酵母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某些疾病中的作用。
原始出處:
Chiaro TR, Soto R, et al. A member of the gut mycobiota modulates host purine metabolism exacerbating colitis in mice.Sci Transl Med. 2017 Mar 8